分类、功能及其表型
名词解释
pDC
人pDC的发育可能取决于Flt3-L(因为向健康志愿者注射Flt3-L会增加循环pDC的数量)。
转录因子E2-2对于pDC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功能:
和小鼠pDC一样,人类pDCs也专门分泌I型干扰素, 但是,人类pDC也向T细胞呈递抗原。
根据它们接受的激活信号,pDC可诱导Th1极化或调节性T细胞分化。
多项研究表明,人类pDC可高效交叉呈递抗原,无论是可溶性、病毒还是细胞相关抗原。 然而,pDC不能交叉呈递坏死的细胞衍生抗原。
cDC
最初的研究认为人类cDC存在于血液、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中,曾被分为两个亚群:BDCA1/CD1c + DC和BDCA3/CD141 + DC。后来在肺、肝和肠中也发现了具有相似表型的DC群体,在皮肤中也发现CD141 + DC 。 cDC的发育似乎也依赖于Flt3-L,因为向健康志愿者注射Flt3-L会增加cDC数。在人cDC中,也特异性表达转录因子zbtb46。比较转录组分析表明,CD141 + DC与小鼠Batf3依赖性DCs同源,而CD1c + DCs与小鼠IRF4依赖性DCs同源。另外,一些表型标记在小鼠和人DC亚群之间保守(见上表)。
体外实验表明CD141 + DC的发育依赖于Batf3。然而,其他转录因子可能与小鼠不同,因为IRF8突变患者同时缺乏两类cDC。稳态淋巴结中CD1c +和CD141 + DC可诱导Th1和Th2极化,当被烟曲霉激活时,肺CD1c + DCs能有效诱导Th17应
答。
CD1a + 和CD14 +组织DC
在皮肤和阴道粘膜中存在CD1a + DC和CD14 + DC。 他们的系列来源以及与其他DC亚群的关系仍不清楚。 有人认为皮肤CD1a + DC是CD1c + cDC迁移过来。 功能分析表明,皮肤CD14 + DCs可有效诱导滤泡辅助T细胞。 粘膜CD14 + DC也可诱导Th1极化。皮肤CD1a + DC优先诱导Th2极化,并能够交叉呈递抗原。
郎罕氏细胞
与小鼠朗罕氏细胞相似,人郎罕氏细胞也存在于皮肤表皮和粘膜组织中。 人郎罕氏细胞与DC和单核细胞不属于同一系列,因为GATA2突变的患者保留了正常数量的表皮朗罕氏细胞,但缺乏血单核细胞和所有DC亚群。朗罕氏细胞能有效激活CD4+ T细胞并诱导Th2极化。 皮肤朗罕氏细胞也可以进行交叉呈递并有效地诱导效应细胞毒性CD8 T细胞。
单核来源DC
与小鼠单核来源DC一样,此类DC在人类中也被称为”炎性DC“。
目前已经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肿瘤腹水中发现此类DC。
来自肿瘤腹水的“炎症性DC”转录组学表明,它们来自单核细胞而不是来自DC前体。
值得注意的是,“炎性DC”表达转录因子zbtb46。 此外,转录组分析表明,真皮CD14 + DC和肠CD103 - CD172a + DC与单核细胞有关,可能是稳态单核细胞来源的DC。 关于这些单核细胞来源的DC的功能的数据是有限的。 来自肿瘤腹水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液的“炎症性DC”可刺激幼稚CD4 T细胞并诱导Th17极化。
reference:参考文献:Elodie Segura, Nobuyuki Onai. Dendritic Cell Protocols. 第3页-第9页。
本文来自流式中文网(flowcyto.cn)欢迎转发到朋友圈,但谢绝复制粘贴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ail@flowcyt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