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85)
问:人们的要求过分吗?
答:这让感知论者难以回答,将感知论用于治疗生存模式下的问题是荒唐的,因为感知论的目的不是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取消这些问题,让这些问题不可能发生。这和人们的思维模式相比有很大的逆向性,人们彻底被弄糊涂了。比如:生命可以没有了吗?矛盾可以永远消除吗?人与人之间可能不竞争吗?他人可以是我吗?更惊骇的是:物质不存在吗?时空不存在吗?世界只是人感知的吗?人不感知世界就没有了吗?……这若干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就足以颠覆现行世界,这些问题一并端出,人们懵圈以后的第一反应,这是一个神经病理论,这不是疯了吗?
问:精彩一问是不是:究竟谁疯了?
答:感知论的观点与人们已有的观念反差太大了,被吓了一跳的人们根本不敢接受,他们慌忙把感知论斥为唯心主义,以为唯心主义就是最大的谬误,殊不知感知主义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感知主义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是从未见过的新思想。感知主义不但彻底颠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论,还颠覆了所有的宗教观念,颠覆了现有的所有的哲学思想和伦理逻辑,这也就是说,感知论彻底将概念的世界翻了个底朝天。这让人如何可以接受?马上否定是最便捷的办法,人们已经不屑于用烧死布鲁诺的办法来对待感知论,漠视与嘲讽是最新的办法,无知与麻木是焚烧感知论的柴薪,积重难返的人类不会轻易掉头而回。
问:感知论遭遇到的是人们的否定吗?
答:其实不是,是人们无知的漠视与曲解,人们根本无法理解感知论提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视为外星球的理论,他们不会去辨析感知论的正确与否,也不会去研究感知论是否三洽,他们只会对感知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性稍感兴趣。然而稍有深入,他们立即感到不适,因为感知论最终要颠覆的是人的三观,而不是现实的表象;感知论要改变的是人,不是物;感知论要改变的是理性,而不是事物。这也让试图将理论做工具的人大为失望,因为感知论改变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感知论改变的是本体,而不仅是认识;感知论改变的是本质,而不是方法。于是人们发现,无法在生存模式下将感知论实用化。在将生存模式继续下去的道路上,感知论毫无用处。
问:感知论是对生存模式的反动,怎么会有用?
答:因为人类史上从未有过这种反动,人们会大惑不解,有人别出心裁弄出感知论来是为了什么?有人立即以己之腹揣度为: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他们没想到,众人不可理解的思想怎么以获利为目的?它怎么获利?除了得到漠视与嘲讽,感知论无利可图。当然,人们的不理解,不影响它作为存在的真相存在,不影响它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坚定目的。人类从感知论获得觉醒是肯定的,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问:你为什么这么自信?
答:因为存在的根本,即存在的真相就是感知方式,没有第二种方式和第二条可行之路,人类迟早得回到根本,走在必然的道路上。主观的唯物主义和客观的唯心主义都不能让人走远,他们仅仅是片面的有某些效果的方法,并不能指导人类归于真相,获得真理,它们注定是人类过渡期的初级理念,是暂时的阶段性的认识方法,当它们与感知论放到一起,理论体系即刻崩溃,它们制造的重重悖论也迅速瓦解,人们一旦放下唯物论和唯心论,立即就会理解和运用感知论,这种替换也是注定的,特别是当人类处于穷途末路之时。
问:人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升级到感知主义吗?
答:说改版到感知主义更为恰当,因为感知主义不是唯物、唯心主义的继续发展,也不是对两个主义的整合与修正,感知主义是彻底瓦解了两个主义的基本理念,重新发现世界和重新解释世界。当然,前两个主义仍然是人把握世界的两种方法,曾经对人类把握世界作出过贡献,也是感知主义理论诞生过程的两块基石,当人们把它们封存在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它们的思维习惯还会长时间留存在人们的行为中,可能人们得花相当的时间才能真正地放弃它们。
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谁更容易放弃?
答:其实两个主义都具有相同的物质观,它们其实是人的左右两面,其核心就是客观思维,人比较容易放弃唯物与唯心的立场与观点,但很难放弃客观思维。其实这恰是一个极大的误解,人们放不下的客观思维就是主观意识,真正的客观思维到感知思维才开始,那时候,人们才知道从存在的本来出发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怎样运用纯客观的思维来认识事物和认识自己,客观是存在的本来,绝不是唯物的客观存在。(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