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海上钢琴师》中,1900有这样一段自白: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忧虑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然而我并不羡慕。
年少时,对这段话我只能意会其表,至于精髓内核浑然不知。如大多数人一样,用世俗标准评判他:作为天赋异禀的钢琴师,下船之后的世界,势必一片锦绣,听众爱情,名利财富唾手可得,可1900为什么不下船呢?
直到近日重读苏轼,跟随他颠沛流离,旁观他官海沉浮依旧挥斥方遒,才开始对天才钢琴师1900说的那句话有了深刻理解。虽然1900一生立足船上,苏轼一生跨越千里山河,但他们都选择:
宁愿一生孤独,我不愿随波逐流。
果然,年少不读书,荒芜的除了岁月还有理解世界的精气神。
01走近苏轼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五位皇帝,仕途之路大起大落,但在文学成就上名列北宋之首。风雨飘摇下,他在政治、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开创北宋新高,并在这些领域卓有建树。宋神宗称“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
东坡善喻,其词慷慨激昂开创豪放派文风,后世将其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陈毅元帅曾说“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其散文气势磅礴自然流畅,与父苏洵、弟苏辙被称为“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诗格调清灵自成一派。
苏轼还擅于书画,技法巧妙,意趣斐然。尤爱竹,表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常画朱竹,以此言志“竹直气节不弯”,他率先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观点。除此之外,苏轼还是民间美食家,其自创的“东坡肉”“烤羊脊”颇受古今欢迎。
通过诗词,走近这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第一文人”,感受他“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文学成就。
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认识了意气风发豪迈壮志的苏轼;
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认识了思念亡妻满目柔情的苏轼;
读“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感慨原来外表洒脱肆意的苏轼,也曾为名利、前程迷茫过;
读“芒鞋竹杖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仿佛看到在面对风雨来袭时,畅快吟诗自由快活的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寥寥百页,道尽苏轼一生。遣词造句短小凝练,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苏轼的身世、家庭、求学、生活及诗词书画等一一呈现。将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娓娓道来,让读者能置身其坦荡沉浮的经历中感受他的抉择。
02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生于四川眉山的文人之家。祖上三代沉埋不显。苏轼的祖父苏序乐善好施,修养极高,曾巩称其“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
到苏轼父辈一代,有两位伯伯皆以文学举进士登朝为官。父亲苏洵为人聪慧,才智过人,喜爱四处游历,结识名人高士,几次科举未中,便对功名再也无意是众人眼中不学无术之徒。然,苏洵27岁后,闭门苦读,凭借自己在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见解和雄才伟略创作出《几策》《史论》等多部文学著作,以文章名震天下,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在其父亲的政治启蒙下,承载着父亲出仕的愿望,在文学素养上,他吸取了父亲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的写作手法,以及其洒脱恣意的文风影响。
苏轼母亲对他价值观的影响也很深刻。在给苏轼讲到正直清高,仁义清平的范谤因党政之争被宦官所杀,临刑前母亲诀别,希望母亲不要悲伤。范母安慰儿子说,既有美名又求长寿,可兼得吗?苏轼问母亲,如果我成了范谤,母亲会赞许我吗?母亲回答他说,你能做范谤,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母吗?
由此看来,苏轼一生不畏奸佞,清廉正直的性格与从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他反贪治腐,爱民如子与范谤如出一辙。
21岁时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正值北宋诗文改革,二人凭借纵横恣意、清新洒脱的文风赢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称苏轼为“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从此,二人名动京师。
彼时,北宋对抗外敌不断妥协,对内官僚腐败农民赋税加重,为求缓解危机,庙堂之上分为两派,分别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
就这样苏轼从“春色可爱,桥之下流”的老家来到这样动荡复杂的京师,开启他的仕途生涯。
03弃旧开新,留名千古
才华横溢的苏轼,饱含对政治的热情初登仕途,却因“乌台诗案”被诬陷贬至黄州。
在黄州五年他创作了《赤壁赋》、《黄州寒食帖》、《定风波》等留名千古的诗词。简朴自然的生活让他体会到艺术之难不是难在技巧而是难在不粉饰不卖弄的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宋神宗即位后,看中苏轼才华,重新重用时,几经辗转从汝州,常州再到登州任职。就在苏轼境遇暂时好转之际,宋神宗病逝,太后垂帘听政,经司马光推荐,苏轼被提升为皇帝近臣,后升为翰林学士,这是苏轼为官的最高位置。
因为刚直不阿,他敬重司马光,王安石,但跟其二人的政见上难以曲意逢迎,所以在王安石主导的新法和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之间,他都坚持己见,甚至当堂辩论,这为他招致了两派的不满。
在朝廷中,苏轼深感孤立无援,与此同时他厌倦了明争暗斗的朝政生活,所以他主动请求出任地方官。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体恤百姓,捕蝗虫抗洪水治瘟疫,爱民之心,忧民之切,得到百姓爱戴。
而后数十年间,苏轼陆续经历了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3代帝王更替,几经辗转之后,他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功名虚无缥缈的现实,对民力凋敝感同身受。爱民之心,忧民之切,苏轼主张勤勉务实,所到之处,因地制宜。
他经常访查民情,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制定改革政策,比如改革常使百姓倾家荡产的衙前之役,免除穷人积欠官府的债务等,激烈反对土地兼并,为百姓解决茶、盐、酒等实际生活困难。
04看透世事,一代文豪病逝他乡
66岁时,苏轼获得北归机会。早已厌倦官场纷争的他,原本打算与弟弟苏辙一起找一处僻静地方安度余生。然而多年的贬谪流放生活以及舟车劳顿使得这位66岁的老人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吾身不恶,死必不坠”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回顾苏轼过往,从乌台诗案起,在黄州五年,他了悟做人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低潮时也曾挣扎过,他用双手和爱民之心为自己建筑了精神家园,他在儒释道思想中自由穿梭。
他向往隐退,但知道真实的人生就是解脱。他追求陶渊明式田园生活,自由、自然使他能在艰苦岁月里怡然自得创作出多篇生动描述民间生活的词: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得白发唱黄鸡”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巧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有人说,没有挨过饿的人,不懂真正的人间疾苦。
诚然,人间烟火苏轼所到之处各有不同。在被贬海南,当时还是未开荒之地,生活远比黄州潦倒,他曾在文章描述那七年苦行僧式的生活,“食无肉,药无病,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
苏轼这一生,尝遍酸甜苦辣跌宕起伏。高居庙堂他的抉择总是“不合时宜”,流离岁月中他“回到人间来”珍惜一餐一饭,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处世态度。
结束语
救死扶伤,为农民减负,捕蝗虫抗水灾,亲手播种淘米推磨是苏轼的黄金时代。
生活安稳舒适,没有经济压力是萧红的黄金时代。
而我的黄金时代,在这0.7平的书桌前,在这些与书为伴的日子里。
古人诚不欺我,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忙碌之余读苏轼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当我眺望后院漫山的荔枝树已长出新绿;白猫黑猫在草丛里晒着太阳,欢脱地快活地摇着尾巴;离家100米处的小卖铺方向,偶尔传来一声狗吠。蓬勃生活就在眼前。
人生不在美景难回,过往种种犹如雪泥鸿爪,着眼当下阔步向前,诗酒趁年华更是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