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有更新博客,今天没有顺利完成KMPG的SHL,两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是都作为我缺乏自控能力的证据摆在了眼前。
陈词旧调就不再继续说了,就目前来看,再怎么样思考也无法得出更深入的检讨结论。昨晚,本该用来更新博客并认真准备SHL的时间被我用来睡觉了,所以对待今天的答题失败有一种坦然的愧疚感或者愧疚的坦然感,既没有很努力又没有走狗屎运的结果。
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信念,我想说说自己对睡眠的看法。我是个睡得很深的人,曾经屋子里反锁的门被踹开都毫无所觉,我不清楚这是否代表睡眠质量很高,但睡眠对我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常常听到读到爱因斯坦之类的大科学家们每晚只睡几个小时云云,在初中高中的关键阶段也总听说谁谁天天晚上几点睡觉,电视上也看到萧蔷之类的演艺明星长期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而在我的经验里,只有考试的临近才会有后半夜睡觉的时候,当然,在更年少时也曾经抱着单纯的进步信念希望减少自己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然而在尝试过一两次后发现白天实在没精神,而且懒惰的人总会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记得当时的健康书上讲到青少年应该保证每天8-10小时的睡眠,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保持健康”了。
在作为旁观者的很多时候,看到成就有限的人总会感到困惑,明明努力一点就可以成为更优秀的人,为什么就甘于平庸呢,后来在自省的过程中,觉得或许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也许懒惰是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然而我相信在懒惰的背后有着更具体更有影响力的因素决定着我们的行为。人们从不懒得吃饭,因为不吃会饿死;人们从不懒得锁家门,因为不锁会不安全;但人们会懒得学习外语,因为是否掌握一门外语对我们的影响并不直观也就因此不太显著。其实可以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理解,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需求顺序从前到后,懒惰程度则由低到高。我倾向于睡觉而非更新博客或者做SHL练习是因为睡眠作为生理需求要比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更为迫切,所带来的幸福感也更为直观。然而,直觉往往告诉人们这个选择是懒惰而不合理的,人们单纯的认为做事要比休息更为值得肯定。于是问题又回到了人究竟应该用有限的生命追求什么,我是个较为自私的人,没有什么崇高的想法,我的信条是在承担我认可的责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追求幸福感。那么,是睡觉带来的幸福感大还是写博客锻炼逻辑思维或者准备SHL获得理想的职位带来的幸福感大呢,在我看来,前者边际效应递减,而后者则边际效应递增,至于两者的初始值则与一个人的自制力呈线性关系。
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看成是大量事情的组合,各种概率充斥期间,无论我们花时间做什么事情,它对未来有所影响的概率都不会是零,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说出了类似的观点,同时也给出了克制懒惰的一个方法,在每天清晨醒来时,对着镜中的自己默问,假如这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想像原本打算的那样过吗?如果不是,那么是时候做些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