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参加有意思写作营第三周的最后一天,需要交文章了,但我却没有一点思绪,打开平时收集素材的onenote,这一周的素材空空如也,这可如何是好呢?抓耳挠腮,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难道这一周就没有触动我的点吗?肯定是有的,只是素材库里没有罢了。
那就让我来说说为什么这次会让我写起来那么难吧!目标不清晰。从短期来看,我素材库里是空的,没有题材可供选择,从长期来看,我参加写作的目的是为什么淡化了,有些模糊了。我努力搜寻着,我参加写作营是为了像写日记一样,随意发挥吗?或是为了写出一些什么观点让人反思,得到启发?当我真正静下心来观自己的内心时,发现自己对此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么清晰而深刻,但也让我回想起了当时参加的点点滴滴,一直我就“想”输出,但都是止于“想”,虽然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但那跟公开发出来的文章完全不一样,写日记可以不用考虑逻辑 ,不用考虑结构,随性发挥,但当我写起文章来,越来越理解高琳老师说的,你想给出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很重要,我想通过写作,把日常对生活的觉察整理出来,对自己起到启发,通过长期写作练习,能对读者也有帮助和启发,那就是最好不过了。但写到第三周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忘了初衷,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写了 ,难道这跟婚姻的“三年之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生活需要目标!当我带着这份觉察来看写作营时,我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无法动笔了,我想把日常的起心动念记录下来,向内看,但那只是想法,没有给自己定目标,写作也需要刻意练习,收集素材也需要刻意练习(保持对生活的觉察),如果懒了没有收集,就没有什么可写。看了严歌苓的“职业写作”的分享,我才明白,写作也需要像对待工作一样,到点就要开始,就要进入状态。在写作营这段时间,我看到好多大咖写作也都会有固定的时间来进行输出,其他时间进行素材收集,各种输入,最后慢慢才会有作品出来,而我自己的思路却是散的,日常生活觉察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没有进行梳理,自然提笔很被动很难受。
对于以后的写作,我如何来进行呢?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根据以往看的书,学的课程,日常的觉察几个板块来确定本周的写作主题,刻意练习,写的好与不好,不重要!先写起来,看到自己烂烂的文章出来,总归也是有文章的,不断成长吧!
附上小伙伴分享的写作方法(稍有改动),希望对自己、读者有用!
备注:按上述步骤写出初稿后,接下来就是改。有三个标准,分别是信、达、雅。改掉用词错误、词不达意等问题;暂时脱离作者身份,或请别人读一读,看传达是不是到位;最后再排版文章、润色词句,甚至配上图片。这样,一篇文章就基本完成了。(摘自古典观点类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