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华杉
曾元对父亲的奉养,叫做“养口体”。曾子对父亲的奉养,叫做“养志”。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把父母奉养照顾得很好,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养口体”还是“养志”,达到曾子的标准,才算合格。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事,有所敬奉而不敢违背叫事。守,有所保持而不敢错失叫守。
事奉谁最重要呢?事奉父母最重要。守护谁最重要呢?守护自身最重要。自身是什么?一是自己的身体,二是自己的品德节操。
自己的品德节操无所失,而能事奉父母的,我听说过;自己的品德节操都已经陷于不义了,还能事奉父母的,我没听说过。事奉的事都应该做,但是事奉父母是根本;守护的事情都应该做,但是,守护自身是根本。
守护自身比事奉父母更重要,因为守护自身,是事奉父母的前提。而事奉父母,要靠你自己呢!如果自己能以道自守而不失其身,则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可传于后,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事奉。如果自己一失其身,陷于不义,则辱没家门,还事奉什么呢?
所以朱熹说,守身,是持守其身,使不陷于不义也。
守身,除了守护品德节操之外,还有一个基本的,保护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然也是孝亲的本钱。子欲孝而亲不在,已经够悲催,亲欲子孝而子不在,那就更是惨痛。张居正注解说:“孝子不登高,不临深,一出言,一举足,不敢忘父母,皆守身以事亲之旨也。”所以说孝子都惜命,绝不参加任何冒险运动,一来自己怕死,二来怕死了或伤了,失了孝道。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曾子,是孝道的标杆。曾皙,是曾子的父亲;曾元,是曾子的儿子。
曾子奉养曾皙,每顿饭都有酒有肉。吃完饭要撤下去的时候,一定问他父亲:“剩下的给谁?”如果曾皙问酒肉还有没有多的,一定回答说:“有!”曾皙死后,到了曾元奉养曾子的时候呢,就不一样了。每顿饭,同样有酒有肉。吃完了要撤下去的时候,曾元不会多问曾子这一句话,直接就撤下去了。如果曾子问还有没有多的。曾元就说:“没有了。”即使有,他也说没有,反正父亲已经吃完了,还有的,下一顿还要上啊。
曾子为什么要问父亲“剩下的给谁”呢?因为他和父亲心意相通,时刻揣摩着父亲的愿望,是不是有他想照顾的人啊?父亲想给谁,我就给他送去。当父亲问有没有多的,不管有没有,都痛快的回答:“有!”因为父亲既然问,他肯定想要给谁吃。没有我再去买就是了嘛!至于现在家里有没有,根本就不是重点。
曾元呢,就不一样了,他只是完成自己认为的奉养父亲的职责,而没有和父亲心意相通,去实现父亲的心愿。
所以曾元对父亲的奉养,叫做“养口体”。曾子对父亲的奉养,叫做“养志”。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把父母奉养照顾得很好,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养口体”还是“养志”,达到曾子的标准,才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