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谈话想到的】
在看延时的间隙,被一位老师很郑重其事的“请教”一一关于一个上小学的男孩子动不动就哭的问题。
之所以当面问我,首先我是心理老师,也许有一些期待,其次她还是比较关注我朋友圈发的东西,尤其是和女儿成长相关的故事,她大概觉得有些启发,只是现在看不到了,略有遗憾。
我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去简书里找到可能相关的两篇文章发给她,另一件是就“哭”进行了分析。
从情绪理论的角度看,哭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表达方式。人的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哭可以出现在任何情绪中。哭既可能是喜极而泣的那种感动,比如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泪奔,比如母亲诞下第一个孩子时的潸然泪下,又比如经年不见的亲人再次相遇的抱头痛哭……也可能是怒火中烧的另一种表达,愤怒既可以让人发出超乎平常的音量,声嘶力竭,也可以做出平常做不到的破坏性的动作,但仍然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愤怒表达了好多次没有被看到,在某一个事件激发下的一种火山爆发,我想鲁迅在写出“怒其不争”的时候,内心一定在哭泣吧,只不过有些人见诸行动了,把它表现在哭泣的动作上……
恐惧时候的哭泣应该更多的是一种无助吧!至于悲伤的时候哭,是再自然正常不过的表达方式,也是被主流观点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方式了。比如有亲人离世,哭是最好的宣泄和思念方式,哭一次是不够的,要隔一段时间大哭一次,让我们的悲伤随着哭泣频率的加长逐渐缓解,所以有了传统的五七,百日,三周年等仪式,也是应对亲人离世这种创伤性事件的最好的方式。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大概只有在亲人离世的时候,男人的哭泣才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吧!反观平常,别说一个男人动不动就哭惹人侧目,就连一个男孩动不动就哭,似乎也成了一个问题,老师会上心,家长会担心,老想改掉这个所谓的“毛病”。
总之,情绪也是一种能量的展示和流动,积极情绪固然受人欢迎,消极情绪也有它的功能。比如恐惧可以让我们远离危险,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恐惧黑暗和野兽,从树上下来,群体生活,发明了火,逐渐走向文明。对野生动物的恐惧,也能让我们远离危险和伤害。悲伤可以让我们打起精神做我们该做的事,从沉溺过去中汲取力量,更好的关注当下,活在当下。愤怒则可以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底线和无法表达的需求,减少对我们的伤害。
我们觉察到了以后,要看到他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从理论上说,看到了情绪背后的需求,然后对症下药,之后的情绪就会有所变化或者以我们认为伤害或副作用更小的方式表达。
再来看动不动就哭这件事背后有什么。我们常说“窥一斑而见全豹”,一个动不动就哭的人,一定经历过了一些特殊的事情,而这个事情成了他的一个心锚,也就是他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个角落,不触发没有问题,一旦触发自己都无法控制。
就拿我这个快奔五的人来说,也能算是一个爱哭的人。
从后现代心理咨询的理念上看,无论焦点短期治疗,教练技术,还是系统式家庭治疗等都强调了资源取向,通俗的讲就是找到一件事情上蕴含的好的方面,这个事情就会得到一定的解决。那么一个人动不动就哭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我们的假设是一个人做的事情对自己一定是有益的,否则他不会大费周章的去做,甚至有可能引起别人的误会。比如一个不上学的孩子,在大人眼里可能全是坏处,比如耽误功课,让父母费心,看病花钱,进而会影响前途,生活无望……但心理学的观念是,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之所以好的比较满,是因为能在心理问题中获益。比如我常跟家长说,一个不上学的孩子,也许能让家长开始关注自己的需求,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感受,也从此开始了各种学习……也许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真正的像一个父母的样子的时候,他们的病就好了!
也许有的孩子只是为了在紧张的学习间隙为自己找一个小憩的机会,至于学习进度,他是心里有数的;也许是为了引起父母对某种正常需求的关注,因为平常的需求总是会被忽视,折腾出点花儿,才会被重视;又可能是一种对人生深度思考后的虚无和无力感的一种呈现,就像竹林七贤归隐山林那样,就像某些哲学家,科学家会选择遁世或自杀……
那么哭到底能有什么获益?这个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最浅显的是俗话说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表达的是一种饥饿的需求,被关照的需求。会哭的孩子不会压抑自己的需求,而那些吃了睡睡了吃,不怎么哭的乖孩子,很少有人会主动多和他们交流吧!更多的父母看到孩子乖乖地躺着,就赶紧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吧!自然就少了很多交流和陪伴的机会。就像课堂上经常爱抢答的孩子,他们的问题会第一时间得到老师的回应,老师的资源和课堂45分钟就那么有限,谁抢到就是谁的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哭不能成为满足饥饿和关照的主要表达方式,他会被语言等方式替代。婴儿饿了不会说当然要哭,长大以后直接说“我饿了”,或者用勺子敲碗等方式,同样可以表达需求,达到目的。那这时候的哭也许就很复杂,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可能有说不出又不敢讲的委屈,有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着急,也会有对某些不平事请的愤怒,当然不排除是吸引眼球,求关注吧!难道我们身边没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成绩不值一提,无论如何是改变不了的,总会通过打闹或一些违纪行为引起老师和他说话吗?和每天像空气一样不被老师看到的平常人相比,有些孩子宁愿用这种方式被老师看到,这是潜意识对人的影响,也许他本人是意识不到的。
这时候作为教育者,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要看到这个孩子“哭”背后的原因和需求。首先一定不要说哭是不好的,不要硬性阻止他哭,分析完以后,让他自己决定哭还是不哭。其次,一定要平心静气地,抱着好奇心和他一起分析哭这件事,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完全不知道他们是为什么哭,所以不要先入为主,一定要听他们讲。比如自己哭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感觉是什么(比如委屈,着急,愤怒,感动,被忽视……)?一般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什么场景下会哭?哭完以后,会有什么想法?……
其实相对于哭这件事本身,对哭的看法,对人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因为哭也就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事情就结束了。但对于哭的影响却比较持久,这个影响会有对身体的所谓伤害(中医说哭伤心,当然哭也能宣泄),更有哭完之后被人说道的那种羞耻,从而引起的内疚和无法改变的无能为力,下次还哭不哭的纠结,也有对自己配不配当个男子汉的怀疑,如何缓解各种情绪的迷茫……
男子汉通过打架缓解情绪不会被诟病,通过喝酒缓解情绪也不会被主流观点指责,唯独哭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男孩子身上,那就被视为大大的不对,欲改之而后快。殊不知,贾宝玉和李逵虽然风格不同,却都是鲜活的,也是人群中必然的存在。就像娘娘腔的男人和男人婆的女人,不全受自己控制,还受遗传、生活环境等影响,也不影响生活的多姿多彩。同样鲜活的不仅有王熙凤,也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林黛玉,她可是把哭出了境界,哭成了一个文学经典形象。而她的哭和个人气质类型是有一定关联的,哭本身没有问题,泪水好像还有洗涤的作用,多思多想,缺少沟通,凡事都往坏处想却是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能通过哭,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和他经历的事情,解决完以后,这个哭自然就减少了。另外,还可以和孩子讨论,除了哭这一种方式,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应对同样的问题。只是用哭来解决一个问题,就显得我们思路太狭窄,我们要扩展思路,找出至少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我们所用的方法就是大禹治水用的“疏导”,有些东西只是堵,怕是越堵越厉害。
而且孩子们很奇怪的,包括我们大人也是这个样子,当一件事情大家都在反对的时候,我们反而想尝试一下,而当这件事情真的被大家接纳的时候,我们反而没有兴趣了。这里面的秘密,就在于被看见,被允许和被尊重!就像一个老师提到,我家新房刚装修好,女儿就一面墙墙子上乱画,而我就让她画,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她也就不画了。首先,她享受到了画的这个过程和感受,应该和在纸上没有太大区别吧!其次,她看到了妈妈也没有因此大惊小怪,反而少了一些挑战权威的快感。再次,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她掌控的事情逐渐的多起来,她也没有心思只沉溺在这里。当然,这里面父母教育的时候是要有底线的,我当时是允许她在墙上画,但是也说了一句“只允许在这一面墙上。”
我们教育孩子还是要温和而坚定,语言态度一定要温和,底线一定要坚守。不能一味放纵没有底线,也不能一意孤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人本主义的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虽然为人父母,但孩子的世界,我们真的不如他们自己更懂,所以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要抱着好奇的态度去和他们谈,只有谈成习惯,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既不委屈孩子,也不委屈我们,不至于出现鸡飞狗跳的局面!
当然能做到以上,还需要在心底里做到对孩子的无条件接纳,无论考多少分,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交什么样的朋友,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什么表现,他都是我们的孩子。当我们不戴有色眼镜看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就像有些班主任说的,如果不说分数,哪个孩子都乖的不行??那我试问一句,难道作为一个人,他的使命只是考试一个分数吗??他的身上没有更多让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吗?
所以说到底,我们还是要作为一个有知识的父母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学,教育学规律,如此才能把自己过明白,顺便教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