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死”知识变“活”?
无论是哪一科学问,心中必须悬若干问题,问题才真正是学问生长的萌芽,有了问题就又了兴趣,下功夫也就有了目的,不至于泛滥无归宿。
没有通过自身的消化而盲目背下的知识,就是梗在胸口,积在腹腔,只有难受和不适,没有阅读和学习的快乐。而朱先生将知识的学习比喻成一个有机体,而有机体的概念如下:
在看这一章的时候就在想自学和学校教育的区别。通过这一章可以简单看到一点点不同。
自学,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那东看一本西看一本,也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看过就忘记了,后期遇到类似的,总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但是就是想不起来,而花费半个小时找到了有印象的那本书,才发现书中内容同所要讲述的话题几乎没有相关性。所以先生建议,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像植物学家做研究时将事物进行了详细分类,分门别类将知识加工和归纳,不至于联想得过于散乱,也可以追溯到较为可靠的更深层次的阅读。而
学校教育已经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了大分类和小分类,照着学校的规划,可以四平八稳地得到大概了解,但是也只是把别人的框架强行绘制到自己的脑海中,过了几年,连中国地图都已经忘记的七七八八。所以在初学者,不知道所学知识的范围和层次时,借助学校,了解大概。但是此时我们也需要有更多的疑问和更深的探寻。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正如先生所说:“凡是学问都不能完全是因袭的,它必须经过组织,就必须经过创造,这就是说,它必须有几分艺术性。”
多疑,多问,多查找,从而把知识一点点地内化成自己的。都是感叹时光流逝,每位文人都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道理就是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