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曾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曾以为这句话只跟商业挂钩,但随着长大,我发现用这句话来定位人性再精准不过了。
人有私欲是一件很普遍、正常的事,可大多数人都通过侵占别人权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其实是不对的,即便这种满足感的获取方式是很轻松的,但我们不能那么自私。
就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来说,在中国深层的文化结构里,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我想怎么教育他,即使是打他那也是我的权利,这便是一种控制欲。所以很多人打着爱的名义给孩子强加他们不喜欢的事,因为父母觉得我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可这里有个漏洞,难道父母觉得好的就是正确的吗?父母也是从一个小孩慢慢长大成人,不同的社会经历会赋予他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每件事的态度都不一样,有些父母觉得让孩子学习某项技能有前途,就让孩子去学,理由是我为了孩子的以后,在这些父母的价值观里,学这项技能就是应该的;但另外一对父母觉得孩子追求自由才是天性,他喜欢什么让他自己去学,如果不喜欢这项技能也没有用,只会让孩子更加厌烦。从上面两对父母的态度中来感受,感觉任何一种说法都是合理的。每件事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你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觉得好,所以打着对你好的名义来让孩子做你认为对的事,其实是一种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如果你觉得好你可以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改变,自己变成理想中的人,而不是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让他变成你理想的样子,你喜欢的样子。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现在很多父母不喜欢不听话的孩子、反抗他们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在尝试着摆脱这种来自道德伦理方面的控制,孩子表现出来的样子,不符合父母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就觉得失望,觉得养的孩子是白眼狼,这种现象很多,比如,父母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会说一些我年轻的时候怎么样,所以我希望你能怎么样,这难道不是把你自己无法完成的事强加在孩子身上吗?所以在中国,虽然人人嘴上喊着“孝顺”,其实他们需要的还是“顺”——顺从。
仔细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我所发现的根源有两点:
其一:中国两千年封建伦理纲常的影响深远。自古代时候起,帝王喜欢培养愚民,黎民百姓越是不懂知识、越是听话便越好控制,而一些反抗的苗头,一旦出现就会被抹杀在摇篮之中,抹杀的方式便是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孩子从出生就从父母的口中知道帝王是神,不可以不敬,这句话对孩子来说便是真理,他都不会去怀疑。我为什么会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很多父母他们内心不想变成这样,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他们也没有接触过其它的教育方式,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正确的,就像例子中的孩子一样,帝王对他们来说是神,这便是真理,而对于父母来说,我的教育方式是对的,就是真理。所以就进入了我所说的悖论,如果父母所说的都是对的,那么我是否只要听他们的话我就可以成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可能也是概率极小的一件事,那既然我无法根据你的指导变成成功的人,而且你自己也不是特别优秀,那么你的“为了你好,不会害你”等说法是不是就是错误的,那只是你自己认为是对的,对社会来说可能不是。
其二: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2000年以前,地域间交流相对是封闭的,人们所接受的知识仅仅局限于他所在区域内的认识,也就是当地人们普遍认为对的那就是正确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一个地域的人看待另一个地域的做法觉得不可思议,就会产生‘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等想法,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生在另外一个地域,那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你生活的标准。所以就像坐井观天这个成语一样,你原本以为天是圆的,可突然有个鸟飞来告诉你天不是圆的,所以你就会和鸟争论个不停,你觉得你是对的,因为你从小就看到的天是圆的。这就好比现在的父母和孩子,父母只是把自己从小所受教育的模式套在孩子身上,但孩子不喜欢,会反抗,父母觉得无法控制便会生气,焦躁,变得不安。
这种控制的欲望为何会这么强烈,其实还是和社会模式有关,在中国,很多婚姻都是由父母一手操办,两个未曾谋面或者没有感情的陌生人草草结了婚,又在周围人的压力之下生了孩子,一切都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所以这种模式下他们生孩子并不是因为喜欢小孩而去生孩子,而是迫于一种社会压力,所以对于父母来说自己对孩子的责任是大过于爱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觉得我做的事都是为了他好,他凭什么不想接受我的爱,在这里,父母把自己的责任当成了爱,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就是爱孩子,其实不然,真正的爱应该是没有障碍的、彼此了解的、互相信任、互相倾诉心声的,试问你自己,你是否真正做到过爱,还是一味地以‘为了你好’的方式去尽职尽责。
其实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因为不懂得如何去做,只有结婚、生孩子、给孩子结婚娶老婆,延续了家族香火,父母的义务就算是尽到了,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当父母的任务,然后孩子的孩子又去接受这样教育,重复这样的行为,就像是在给一个岗位寻找接班人一样,变得模板化的人生,一旦孩子表现的想要脱离这种生活方式,父母就觉得事态脱离了自己的控制,自己没有尽好父母的责任,没能完成像前人那样的任务。在这种模式下,孩子能活成什么样子,看父母就知道了,因为他们总是在引路。
我很好奇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还会有人觉得,孩子不听话是打的少了。因为不听话而打孩子,就是孩子没有做到让你满意的事,在长期的殴打中,孩子言行越来越让你满足,因为他做什么事都对你的口味,所以在长期被殴打的孩子身上你就可以看到他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性格、言谈、行为,孩子在殴打中被迫学会了这些以求自保,不再受到肉体上的惩罚,而孩子的个性也被抹杀在摇篮中,当然他们的顺从、听话也会得到父母的认可。
世界五彩缤纷是因为有不同的色彩构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尊重个体,尊重差异,生活才能活跃起来,如果总是把孩子放到前人生活的模子里去活,那便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在孩子年轻的时候父母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只做对的事,不经历挫折”,即使在当下孩子被保护的很好,但未来父母不在的时候,孩子还是要去面对当年他所逃避的这些问题,等到那个时候,孩子有了家庭,他所遇到挫折付出的代价远比要年轻时候多得多。
所以尊重差异,理解个体,真正的感受到亲情才是一个被称作家的地方提供的氛围,而不是像阶级化的模式一样,披着道德伦理的外衣去限制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人们都喜欢轻松的环境,在压抑的环境下每一秒都是煎熬,命令式的谈话,都是在抹杀别人的个性,搭建刻板化的人生。家应该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而不是想要逃避的地方。孩子最终是要送入社会,让他独立成长,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去要求孩子活成自己想要他活成的样子,那和工具人就没什么区别了。你的孩子应该活成他想成为的样子。即使你认为是不对的,到对他来说就是值得的,没有人能活几百岁,没有人能尝试好几种生活模式,只有一次机会,为何不只支持孩子选择他喜欢的呢?
我想,这种扎根在文化深处的东西一时半会也是无法去改变的,就像是告诉一个人1+1的答案其实不是2而是3一样,令人无法接受。那么在往后的日子里,那些曾想方设法摆脱束缚的人在为人父母后应该会做到吧,我们不应该进入下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