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终于上映了。
按照这两天的票房和排片走势,如之前预料,这部电影很有可能就是今年春节档的最大黑马了。
豆瓣评分8.4,好于95%的科幻片,96%的灾难片,也是春节档的最高分了:
在看《流浪地球》之前,从海报和预告里,对它形成的第一印象,就是硬核。
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影片从两万字的原著中截取了两百多字的设定和段落,集中讲述了书中的两个事件:
太阳即将衰竭,人类带着地球去流浪;
以及地球路过木星的那三天,所遭遇的劫难。
硬科幻的故事基础之上,是地球末日的种种视觉奇观:
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地球发动机,在原著里被称作“上帝的喷灯”;
冰雪酷寒覆盖的上海,被废弃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
还有和地球近在咫尺的木星红斑,如同深不可测的巨大漩涡。
但在看过影片之后我发现,《流浪地球》在硬核的设定和视觉之下,内核是非常柔软的。
这也是影片最有趣最动人的地方。
就像导演郭帆坚持的:“电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焦人和情感”。
《流浪地球》将观众拉进了一个遥远、冰冷、陌生的未来世界,但也通过刘培强与刘启这对父子间的关系,以及极端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依存,让人们感受到打通内心的熟悉的情感呼应和共鸣。
而且电影中其实晦涩的科学术语,复杂的名词概念很少,完全不会成为在观看影片时深入故事的阻碍。
《流浪地球》的末日世界中,情感也是影响人类与地球命运的重要一端,始终与象征着理性的科学计算,或者是计划指令,产生着激烈的碰撞交融。
象征着感性的人类情感,构成的是人性中任性、自私、局限的一面。
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主人公刘启身上。
影片前半部分,刘启一家人连同运载车被救援队征用,协助运送火石。
这个时候,刘启脑袋里想的不是怎么才能完成任务,他要先确保一同在运载车上的爷爷和妹妹的安全。所以他一心想摆脱救援队,带着家人回到相对安全的地下城。
其实刘启在一开始是个并不怎么招人喜欢的角色,面对关乎地球存亡的灾难,他表现得太狭窄,也太自私了。
可是这又是最符合人性情感常理的。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啊。
人类的感情,固然是狭隘、局限的,但你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这一点,又特别体现在人类在对地球命运作出抉择的时候。
这里我想先和大家聊一下《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影片保留了刘慈欣原著中的气质,既有磅礴宏大的史诗感,同时也涌动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悲壮。
故事中,太阳衰竭后,地球将被瞬间吞噬,人类必须把地球改造成“诺亚方舟”,在浩渺未知的太空中寻找新的家园。
这一系列艰难多舛的自救与求生,本身就是人类迫于无奈之举。
而当地球遭遇木星劫难,世界各个角落里回荡起终结的倒计时——
“地球将于37小时4分12秒后,撞击木星”,充满着宿命意味的悲剧性,就更加明显了。
“这是一场注定徒劳的救援”,没有什么能够拯救地球和人类。
这个时候,地球那么渺小孤独,人类也无比脆弱无助。
所以在绝望时刻,联合政府号召人类放弃救援,仅剩下的这些时间就去陪伴家人和爱人吧。
而刘培强所在的领航员空间站也决定启用备用计划,带领宇航员和提前预备下的生物胚胎弃逃。
这个决定,在空间站人工智能Moss看来,是最理智、最稳妥、最“正确”的,保全人类生命和文化的方式。
可是人类永远无法像人工智能一样“正确”、理智。在最后关头,他们仍旧义无反顾、拼尽生命地去尝试成功概率仅仅为0的救援方式。
哪怕机会再渺茫,也不放弃任何发生奇迹的机会。
但是,这些努力即使在这一刻成功了,在未来或许也仍然是徒劳的。
要知道,电影里的流浪地球计划要执行2500年,需要100代人的共同努力。
也就是说,影片中刘培强和刘启所代表的这一代人,付出巨大代价获得了成功,依然无法保证地球能够平安地度过2500年的航行,顺利抵达终点。
即使可以,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早就不存在了。
为了一个看不见的未来负隅顽抗,值得吗?
可是就像刘慈欣在《三体》里写下的: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
没错啊,希望。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
希望,也是《流浪地球》晦暗与悲伤的故事背景下,最核心的主题。
电影里,希望来自刘培强和其他宇航员时刻想要回到地球和家人团聚的念想,也来自刘启这一代人想要未来子孙还能够继续回家的愿景。
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留恋,而希望就在人类这些暧昧微小的情感当中,一点点汇聚成庞大的力量,最终改变了地球的命运。
这样看来,整个宇宙中,真的没有比爱更大的力量了。
影片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非常深,空间站的人工智能Moss对吴京饰演的刘培强说: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求。”
但情感,或许就是人类最迷人的软肋了。
无数的人陪伴着刘启的救援队,用有限的肉身与智慧,笨拙地挑战着计算机曾经宣判下的不可能;
用感性的希望和意气,倔强地推翻一个个冷冰冰的概率数字——
这就是人类的伟大和闪光之处吧。
电影里,流浪地球计划像是一次放置在全体人类维度下的“愚公移山”,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与坚韧意志。
而电影外,影片拍摄过程也是所有主创的一次“愚公移山”,他们的经历和故事中的角色,形成了一种微妙却相似的隔空对照。
导演测试机器指骨骼
《流浪地球》的预告里提到,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迈出的一小步。
但这一步走的,和影片里人类拯救地球,一样艰难。
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主创也真的和流浪的地球一样,好几次差点走不下去。
剧本改编的困难不说,电影拍摄还有极大制作层面上的挑战。
在这之前,中国没有人拍成过这么大体量的科幻电影。
所以小到某个道具的制作,大到整部作品的预算,主创都是缺乏经验的。
甚至,他们也不能照搬好莱坞现有的成熟制作体系,就像制片人龚格尔说的:
“我们的预算不充分,这使得任何从好莱坞学来的经验都没有用,他们的经验是建立在充足经费的基础上的。”
虽然艰难,《流浪地球》主创也没有就此放低制作标准。
来感受一组和影片有关的数字吧:
历时4年制作,全片90%即2000多个特效镜头,160分钟的动态故事板,8000张分镜,10000组道具,10万平米的延展置景面积……
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影片恢宏严谨的世界观设定,大片质感的特效镜头以及丰富充沛的细节呈现中。
特别是影片中的细节,有很多都值得关注。
比如运载车上的所有电子屏幕,都设计了专门的交互界面,是可以真实触碰的。
还有救援队员防护服上的条形码,真的可以扫出信息哦。
《流浪地球》当初有多艰难,如今就有可能收到多少回报和认可。
相比票房破纪录,这部电影更大的意义,还是得回到老生常谈的中国电影工业和科幻电影类型的讨论中。
我们知道,硬科幻题材对故事和制作的要求之高,足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硬指标。
《流浪地球》的出现,可以说是为中国电影工业提了一口气。
而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来说,只有迈出《流浪地球》这一小步,才能迈出未来的第二步、第三步……
作为影迷和观众,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一部兼具诚意和水准的电影,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吧。
同时,也期待有了《流浪地球》提的这口气,未来会有更多同类型的国产商业大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