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并学习贤者,善于转变好自己不同的社会角色定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鞠躬尽瘁;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谦虚地说没有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说他是已经学习了。”
一、子夏发明章句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比孔子小44岁。
子夏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汉书·徐防传》)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有学者说《论语》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仲弓,子夏,子贡和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唐玄宗时,子夏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二、关于“贤贤易色”的另解
1.有人理解为为重视妻子的贤惠而不看重她的容貌;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示。俗话说:“妻贤夫祸少”。比尔.盖茨也坚定的认为:女人决定了一个家族的未来!娶一个好女人旺三代!娶一个衰女人败六代!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到过他一生中最聪明的决定是创建微软还是大举慈善?他回答都不是,而找到合适的人结婚才是!有贤德的妻子居家持内,这个家则“家和万事兴”。
2.也有人理解为:“见贤思齐以修德,即可以改变气质,也可以改变行为。”美国总统林肯也曾经说过:40岁以前的容貌是天生的,40岁以后的容貌则取决于你的修养。
本章被视为“月亮的德行”、“贤人的德行”。“贤贤易色”历来还有多种解释,如, ①一个有德行的人,胜过巧言令色的人;②尊重贤德的人超过喜爱美丽的女人;③看到比自己贤能的人,心里充满了恭敬;④看人重品德,不要在意他(她)的相貌;⑤一个注重有德行的贤人,他的容貌会渐渐变得谦逊平和;⑥尊重贤德的人而改变自己盛气凌人的气色等等。
朱子《集注》: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
“贤贤易色”,横看成岭侧成峰,您倾向于哪一种观点呢?为什么?
学习《论语》可以净心、开灵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学习《论语》,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和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大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