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情绪隔离带
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区别对待不同场所(生活场所,工作场所等)待人所呈现出的情感变化。举例来说就是上班生的气,不要回家对着家人撒火。
控制情绪实际上在某些巧合下是很困难的事情(再举例,上班时被竞争对手恶心了一把,回到家里自己的爱人开了一个毫无尺度的玩笑,事赶事之后再想控制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对于关心你的人,却要为你的敌对者对你造成的不良影响埋单,我相信这绝不是一个理智的人愿意看到的。
关于设立情绪隔离带,有三点建议
1、心理暗示,用强烈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提高暗示频率,虽然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拙,一旦你的心理暗示得到成效,收获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2、在两个不同场景的切换前,搓搓脸或者深呼吸(比如进家门,进办公室之前)我接触过的人之中还有人默念一些经文。这种“强制性条件反射”会让你的身心及时进行适应。
3、随着职场资历的逐渐积累,心性的沉淀会让你自然而然的明白工作和生活的区别,这并不是方法,这是一个“剧透”。
放下利弊得失,直击因果
这个因果并不是前生今世,而是根据行为影响所导致的概率事件。比如一个人长期不饮水,这个人就有很大几率会渴(有极其甚微的几率是贻患某种病症)在导致大概率发生的行为背后,我们甚至可以(但并不确凿的肯定)忽略掉微小概率所引发的影响。
那么上面这段话和题目究竟有什么联系?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上文中以职场和家庭为例所推延出来的影响。
如果你被你的“仇者”灌输的仇恨伤害到了你的“亲者”,那么与之而来的影响不仅会让你在亲者眼中的地位和亲密程度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并且还会让你对仇者的行为更加的敏感(恐惧和愤怒并存)和直接。
这个恶性循环可以用这样来表示:亲者A被仇者B的间接情绪影响,反馈而来的消极情绪继续影响你对仇者B的判断,仇者B继续对你施压导致亲者A继续受到对方间接情绪的影响,如此在循环往复中逐步加深你的亲者A的愧疚和对仇者B的恐惧和愤怒。
这场精神上的对抗逐渐成为了仇者B对你和亲者A的“单方面屠杀”。
你可能在很多的文章中都看到过对于理性的描述,其重要性往往会让你感觉到“似乎就在身边但是极少触及”,而我上面所举的例子恰恰证明了理性判断是在本例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中断恶性循环,让理智修复自身与自身对他人造成影响(积极或是消极)的关系。
能让一个人陷入亲者痛仇者快的境地,这个人一定是早已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这种打击的的伤害很有可能让一个人已经没有多大的力量爬起来再进行战斗。作为一个曾经的体会者,我非常清楚此等形势之中的严峻。
但是,越是危机,越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毕竟人生这条路上,走,往往是最轻松的行进办法,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爬,也要爬出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