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高三家庭来说,每年的高考都是一场充满硝烟的战争。今年的战斗已经结束,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大多数家长从小就会教育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考个好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听起来,似乎是一条严丝合缝的逻辑链,没毛病。可是很多人忘了,任何结果的取得都不是必然的。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有可能得病虫害死了呢?付出也并不一定会有回报,有可能根本方向就错了呢?
我们很喜欢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话语来教导年轻人要努力,要奋斗,这固然没有错。但是别忘了,人家说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不是“吃得苦中苦,必为人上人”。任何一个稍有涉事经验的人都知道,成功这种事可不只取决于个人因素,时代背景、他人帮衬,甚至时机命运都是不可少的因素。就连曾国藩这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在总结自己辉煌一生的时候,都说道:不信书,信运气!
但可惜的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有意忽略掉了这些。当然,其中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生怕孩子们把这理解成凡事要靠运气,生怕他们丧失了奋斗的动力和激情。
于是,很多人开始坚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然后,他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不管做什么事,动手之前,都会先掂量一下付出与可能的回报是否对等:我对小王这么好,他会对我有什么用?我读完这本书,对我工作有什么用?“有用”成为了他们是否做一件事的重要衡量标准,每个人都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然而,这还并不是最可怕的结果。一个坚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人,如果在一番辛勤付出后,发现并没有取得预计回报的时候,往往会心态失衡。这才是最可怕的。他会觉得是这个世界辜负了他、亏欠着他,为什么那些看起来比他付出少得多的人能如此成功,自己却一事无成。我每天辛辛苦苦加班,为什么他才是最佳员工;我全身心培养儿子学习,为什么他还总是倒数?这个时候他的心中没有想过方向、方法甚至运气,他想到的只有自己那些辛勤的付出。于是,他的心中有了对这个社会的怨气,甚至是戾气。如果千千万万的人有了这种戾气,这个社会将变得多么可怕!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到无欲,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是种奢求,但在成功学大行其道的今天,至少我们要看清欲望,看开欲望。追求欲望没有问题,但如果努力付出后,回报没有兑现、欲望没有达,请不要动怒,也不要灰心。别忘了,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回报是你做事之前预想的目的,收获却可能是不经意间的磨练和成长,是下一次出发的行囊。所以,真正的乐观不是坚信自己付出就有回报,而是在没有回报之后能够理性地整理自己的收获,重新充满动力地上路。毕竟,运气总会有一次站在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