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1、战略成本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
顾名思义,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
成本这个事情,并不是一出现就被企业家要求砍掉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成本高反而是好事,那时候利润=成本x利润点,价格定多少,看行业的利润点,比如50%的利润点,那成本越高,价格定得越高。很多老国企还是这个做派,大家没有降成本的意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降临,利润=价格-成本,尤其是价格战一出现,很多时候都血本无归。企业家疯狂降成本。
但是疯狂往往意味着没有方向,得有战略,否则容易出事。眉毛胡子一把抓,该砍的每砍,不该砍的倒把核心竞争力折进去了。战略是什么?战略可以定义为确立企业的根本长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必需的行动规划和资源配置,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
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即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方针下,在成本管理方面进行的战略性选择与设计,它将导致企业最终交付的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追求成本最低。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它决定着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展开的基本思路。
需要遵循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有选择的进行削减,不重要的环节,大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削减;而对于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反而不排除扩大投入的可能,如此有的放矢,有紧有松,聪明的削减成本,方是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不损害企业健康,甚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理想选择。
现在的战略成本管理,有的地方要做减法,有的地方要做加法。
2、如何做战略成本管理?三大工具
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一) 价值链分析法
每一种最终产品从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直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中间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些作业环节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形成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价值链(Value—chain)。
价值链分析具体又可分为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我们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和行业的现状与前景;通过对自身价值链的分析,消除不增值因素,我们可以在不影响竞争力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则可以知己知彼,洞察全局,并由此形成企业成本管理的各种战略。
(二) 战略定位分析法。战略定位就是指企业如何选择竞争手段,并与对手抗衡。
首先,对自己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地调查分析;然后,确定企业所应进入的行业,所适合立足的市场以及所需开发的产品;最后。确定以何种战略来保证企业在所选择的行业获取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
战略定位: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聚焦战略、生命周期战略、整合战略
举例来说明,比如成本领先战略,这是诸战略中最为明确的一种。在这种战略指导下,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服务)厂商,也就是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那它只要将价格控制在产业平均或接近平均的水平,就能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在与对手相当或相对较低的价位上,成本领先者的低成本优势将转化为高收益。
而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或在成本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生产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以显示经营差异。当然,这种差异应是买方所希望的或乐意接受的。如能获得差异领先的地位,就可以得到价格溢价的报酬,或在一定的价格下出售更多的产品,或在周期性、季节性市场萎缩期间获得诸如买方忠诚等相应的利益。差异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选择那些有利于竞争的并能使自己的经营独具特色的性质,重在创新。除了这些,其他常见的战略定位有目标集聚战略、生命周期战略和整合战略等等。
(三) 成本动因分析法。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推动力和原因。战略成本动因主要是站在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研究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成本驱动因素。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十个方面,即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生产能力、利用形式、联系、相互关系、联合、选择时机、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政体因素。
有学者进一步将战略成本动因划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类。
结构性成本控制的案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将其服务定位在特定航线而非全面航线的短途飞行,避免从事大型机场业务,采取取消用餐、定座等特殊服务,以及设立自动售票系统等措施来降低成本。结果其每日发出的众多航班与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众多的短程旅行者,最终成本领先优势得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