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
新春到,祝亲爱的你,新春愉快,健康美丽/帅气,快乐成长!
还记得猴年和羊年的大年初一,你做了些什么吗?
羊年初一,两顿饭共做10个菜,好丰盛,好美味。
猴年初一,看盐野七生的书,3D电影,散步4公里,逐步走向了健康。
今年初一,写篇文章,分享给你。
不知道你的鸡年春节过得好不好。
是不是年前很期待,年来了又很无奈呢?
你熬夜了吗?
被逼婚了吗?
被灌醉了吗?
发红包发到心疼了吗?
被集五福赚来的两块六毛八打败了吗?
过年是华人的传统佳节之一,流行多年,意义重大。
相传,“年”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把初一称为“过年”。(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删改)
这终归是传说,我更愿意相信,过年是农耕文明为了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一种仪式。后来的人们,慢慢地为这个仪式赋予了“神仙年打败怪兽夕”的意义罢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过年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亲人团聚、吃喝玩乐上。
很多人觉得,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以前,亲朋好友奔波劳碌,难得相见,利用过年聚会叙旧,增进感情。现在,每个人24小时在线,不管是在祖国各地,还是在世界各国,音频、视频,多人通话,随时可以沟通联络。
以前,物资匮乏,趁着过年杀猪宰羊,犒赏自己。现在,每天的生活都像在过年,咱们发愁的是热量过剩,脂肪累积。
以前,平时舍不得买衣服,借过年之机,添件衣裳,不到初一舍不得换上。现在,想买衣服,随手一点,很快就送到家门口了。
以前,一年到头,听不了几首歌,买不了几盘磁带,春晚总是能产生爆款歌曲。现在,音乐产品电子化、免费化,听音乐会、演唱会也已常见,春晚的歌声只不过成了抢红包的背景音而已。
以前,生活节奏比较慢,节日的时间就是用来消磨的、享受的,通宵玩乐司空见惯。现在,时代发展的速度极快,更多的人感到了知识和技能的焦虑,会利用节假日补充知识、积蓄能量。
或许,这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吧。
而这,不正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嘛。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正是这些人类自己编织出来的意义之网,让我们乐此不疲、心向往之,一年又一年。
年味变淡,正是为“过年”寻找新意义的大好时机。
写出惊人之作《人类简史》的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作《未来简史》中提出,对人文主义来说,知识 = 体验 X 敏感度。
每个人的体验都是宝贵的,只要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不伤害他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不管是社交、美食、娱乐,还是旅行、健身、阅读,都能带来美好的体验。
而对于敏感度的追求,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敏感度,对于赫拉利来说,是中国茶的口味;对于烟民来说,是不同烟草的口感;对饮酒者来说,是不同品牌、不同度数酒的醇香。
敏感度,也可以称为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认为,可以通过不断锻炼元认知能力来提高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而锻炼元认知能力的一个很便捷的方法,就是坐享,找个地方坐下,闭目,把注意力专注在一呼一吸上,如果发现自己走神了,就主动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之间,时间长短自定。
在体验和敏感度方面,我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
新春已来,你愿意提升自己的敏感度,收获更多美好的体验吗?
一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