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从学徒到传奇
很久以前我读《富兰克林自传》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印象非常深,因为那个时候也在做自己的文学梦,想在写作上有所作为,所以看到这一细节时很有感触。
富兰克林说来是个传奇,又是科学家,又是文学家,又是美国的国父,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
我们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挣钱的人,一种是把自己照片留在钱上的人,而他就是属于有幸让自己的照片留在美元上的少数几个美国人。
这个人的知识跨度很大,做的事情很多,你觉得他活了好像不止一辈子,他活了好几辈子,因为随便哪个领域做到他的成就,都要花一生的时间。但是他一个人做了好几个人的事情,关键在他每一个领域里都卓有成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的理解就是他学东西很快,他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昨天我们讲到了一万小时定律,时间是每个人最终极的局限,一辈子就那么多天,一生当中你能有多少个一万小时呢?
当然这个人也算长寿,活了80多岁。他的起步也很早,是童工出身,在他很小的时候在印刷厂当学徒工。但是他跟普通的印刷工不一样,当他看到报纸印出来的时候,他在想,是否有一天我不仅是在排字,而是在写字,让自己的文字出现在报纸上。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马上就付诸实施。他是怎么做的?他没有去报个写作班,而是开始自己做自己的老师。他的自我教学方法很有意思,他从杂志、报纸上选文章,选那些觉得很好的文章认真读。他读的时候时不时抄下一段话,写在一张纸上;再往下读的时候,他又在另外一张纸上抄下一段话。读完以后,把文章放在一边,把这些纸打散,然后过几天以后,他让自己把这些话按顺序排列下来,这样他就能知道这篇文章的结构,然后Rewrite(重写)这篇文章,或者叫用笔来复述这篇文章。
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发现虽然他自己好像读懂了这篇文章,而且觉得很欣赏,但是落到纸上的时候,能写下来的很少,一篇很长的文章他只能写下一小段,这时候他会有一种挫败感。
但不止步于这种挫败感,他接下来又重新读那篇文章,读完以后,他再一次地重写,然后把自己重写的文字跟原文对照,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更没有真正领略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一篇文章他要反复重写四五次以后,才逐渐接近原文。
他就是用这样一种方法,让自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印刷厂的学徒工,变成了一个专栏作家。
我看这个故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他的这个办法太笨、太土了,我们一般都不屑于用这种方式去学习写作。第二个感受就是他的方法太神奇了,因为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起点非常低,但最后的结果,让很多跟他一样有写作梦想的人自愧弗如。
我想起一个谚语,慢一点,也许更快些。也许富兰克林正是凭着这种看似很慢,其实很快的方式,让他在有限的一生当中,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知识囤积”不是学习
这几天我在读《学习的本质》,作者是法国人安德烈·焦耳当。读这本书时,我时不时回想起富兰克林的这个故事。作者在这本书里做了几件事:第一,他重新定义了所谓学习到底是什么;第二,学习需要有什么样的前提条件;第三个是我们如何学习。
这听起来稀松平常,但是细读起来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营养。之所以有营养,是因为它颠覆了或者重新覆盖了我以前关于学习的认知。
什么叫学习?他对学习有一个定义,所谓学习,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先有概念”,先有概念是他的一个术语。也就是从一个既有的解释网络,过渡到另外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网络,以处理眼下的情景。
他对学习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从后往前追溯,首先是眼前出现了一个情景,这个情景最大的特点是让你蒙圈,对你既有的解释网络形成了挑战,你会情不自禁地叫出来,怎么会是这样?他认为这才是学习的开端。
也就是说,学习首先要有挫败感和危机感,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想买,打开钱包发现钱不够,这叫挫败感,也叫危机感。你原有认知的家当已经没法应对眼前的情景,自然会有挫败感,有困惑,甚至有威胁,这其实是你原有的解释网络受到了创伤,就像美国人在珍珠港受到了日本的突然袭击。
他认为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学习,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不过是一种信息和知识的被动囤积,你之所以学习,是因为你觉得应该学习。
但是当我们拿着手机躺在床上,浏览朋友圈的时候,你也会时不时发现新鲜的东西,其实那是旅游的心态,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怎么办?你自然会有一种将它纳入你的记忆中的欲望,当然其实你用不着,你只需要把它Mark一下,存到你的手机里,这个时候你获得了某种快感。
为什么会有快感?是因为你有知识焦虑,你有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匮乏感,你也有一种隐隐的恐惧,这样一种收藏行为只是缓解了你的焦虑而已。严格地说这不叫学习,因为你现在并没有体会到一种危机感、挫败感,你没有在做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你只是觉得新鲜而已。你把这种东张西望,以及在东张西望当中获得的某种新鲜感当成是学习,你以为你收藏下来了,但收藏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
一段时间下来,你发现你收藏了几千条这样的信息和知识。实际上这些东西回头看时,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收藏的,这些东西看似跟你相关,实际上跟你毫无关系。这有点像女士们买衣服,不停地购置,不过就是让自己的衣柜增加了一些你几乎从来不会穿的衣服。有一天你打开衣柜时,都会吃惊,我什么时候买的这件衣服?
“无限准备”又名拖延症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觉得自己也好像读了不少书,但真正想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写一篇文章,写一个文案时,发现过去积累的东西像是“七宝楼台,拆之不成片瓦”。
还有一种类似的情况是,当我们想写一篇文章时,不愿意马上动手,很自然的陷入一种无穷准备的状态中,总是告诉自己,我还要准备,我还要积累,我还要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以前我讲到过,这就叫做拖延症。
拖延症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无穷准备,而无穷准备的背后是回避反馈。当我们真正开始操作的时候,已经获得的东西立即就得到了反馈。面对这种反馈,我们有一种挫败感。这样我们很自然的就去回避这种挫败感。
我们以囤积、准备,造成一种获取了的假象,让自己继续滞留在舒适区,而不肯跨进学习区。因为只要跨入学习区,就会面对反馈,就会面对自己的不堪。
所谓进入学习区,就是要体会恐慌。与此同时,你原有的知识模型被打破,打破以后你还要努力地去建构。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最要命的是,看到了自己的浅陋。所以我们总是本能的规避这种状态,刚想要踏进那个区域,马上又缩回来。
对稳定性的迷恋,对知识上的舒适和安乐的迷恋,这是我们在进行所谓的学习时经常陷入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以前讲过,是一种伪学习的状态。
那么到底怎么才算真正的学习呢?你想开始学习,需要做哪些真正有效的准备工作呢?一个就是要进入持续的不均衡。第二,学习的时候要找到一种假想物。就像军人在训练和演习时,要有一个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