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清理思考重塑自我的功效,在睡梦中思考“如何精神富养”而不得解时,忽然惊醒难以入眠,查询信息不果,看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重温尹建莉的教育观,她反复强调最好的教育是爱与自由。
以前我觉得自己还勉强算得上一个好妈妈,如今的表现已离好妈妈相去甚远了。
首先,孩子一丁点的事情都会令我失控,经常用负面的情绪去管教、控制甚至是发泄。其次,我懒惰。对于孩子主动提出的陪玩需求,我都能躲则躲能推则推。或许是我觉得无聊,也或许是我觉得做自己的事更重要。
另一方面,在孩子做作业和弹琴上,或许我觉得这才是正事,特别愿意花时间去管理监督和“陪”。
反思自己的做法,我做反了。
在精神上富养孩子,应该在孩子希望陪伴时满足并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而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则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去发展。比如画画、看书和做手工、搭乐高,这些事都没做要求,反而是她最愿意做的事。而kumon和弹琴,被要求下做的,反而变成了孩子在完成我制定的任务。
天天是适合散养为主,圈养并行的孩子,父母的陪伴尤其重要。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做一些改变,也是一个小实验。
第一,我对孩子主动提出的需求有求必应,极大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无论孩子是在什么时候提出陪玩的希望,我都放下手头的事去帮助和满足。最近已经改善了很多,但还是做得不够,拒绝和陪玩一半一半。从今天开始,全面满足!来看看得到被满足的孩子会更加粘人还是满足后变得独立。以前用手机放睡前故事,听一小时还是睡不着。最近我亲自讲,三个故事后小家伙就安然满足的入睡。所以,进一步实验看看。
第二,关于吃饭喝牛奶的问题,也放手看看。定时定量供给,喝不喝在你。早餐、放学、晚饭和宵夜,一共四个时间段,主动提供四次。
第三,关于kumon和弹琴,如果孩子强烈表示累和反抗时,也适当放手。少做一本kumon和少弹十分钟琴,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但我和孩子的激烈冲突,这种负面情绪记忆,才是刻到了她的心里。她哭喊着得不到回应时的不安全感和恐惧绝望才是阻碍她成长的枷锁。
爱就是情感满足,精心陪伴。自由就是接纳她成为自己、放下要求、放手和尊重孩子意志。
第四,面对孩子发脾气闹情绪,我以往通常的做法是先好好说,还不听的话我就发一通更大的脾气。从今天开始,我来试试“先接纳、后转移”的做法。
我以往的“放手”和操作的“自由”就是不管,同时也不关注,随她怎么玩,只要别来烦我。这种自由也是一个伪命题。
真正自由的前提还是爱,孩子需要陪伴时随时满足,孩子实在不情愿的事不严厉强迫。但当孩子畏难想放弃时,还是要鼓励陪伴帮助她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