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熬夜到两点看完了纸牌屋第一季,是我喜欢的类型,关于操纵,关于阴谋,关于推理。我不会阴谋权术,也不很擅长推理,我感兴趣的是看清整个故事,然后站在局面之外,有种我是上帝的清醒感。即使我知道事情不会像电影拍得那么巧合,现实生活也不会利索的给我们减掉所有不相干的情节,逻辑也走不通(就像香港枪战片中复仇和崛起总是出人意料的发生了,但看完之后我们会感叹一句:果然是港片)。
言归正传,看完纸牌屋,我一直在想两件事:一件事关于剧情,Underwood一直在玩火,前半部形势还是under his control,后半部分达到了纸的燃点,火开始向外扩散了,列车也正一点点偏离正常的轨道。只是被温水煮着的青蛙还没有意识到,Underwood是一个极其敏锐、周全的政治家,这个致命的失误本来应该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为什么却发生了呢?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坚持熬夜把它看完的原因。最后也没有得到结果,那让我猜测一下。或许他为了自己的目标已经成为了一个fighter,他全身细胞都处于一个战斗的状态,随时防备着迎面敌人的攻击,却忽略了自己其实是腹背受敌,也没有太多精力去应付,正面敌人太强大了。或许是因为太骄傲了(确实很骄傲),所以在他眼里人只是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工具,伤害了一些人。他骄傲的认为一切在他手里可控,却未防这些被伤害的人几乎同时起来反抗他(他们并没有合计一起),一切失控了。
另一件事关于我们处世的原则。从初中开始上思想品德课开始,就有人教我要守住底线,不要随便妥协。可是现在我已经奔向自己的第二十三个生日,我还是没明确这个底线是什么。可能我有,却拎不出来,绑成条,明明白白的展示给所有人看。道德底线还是法律底线?法律底线应该更低一点,也有一些人游走在法律边缘,仍活得很好。道德底线是心里的一杆秤,可秤也是需要砝码的。在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燃情岁月》里面,皮特的砝码就是保护他爱和爱他的人,至死不渝。不管岁月变迁,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本心。纸牌屋里,Mrs Underwood和朱莉安的原则明显不同,可以说是相互冲突。她们的原则我评判不了谁对谁错(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原则不明确的地方),好像个人目标不同,个人的底线也是不同。Mrs Underwood想要名垂青史,因此只关注这件事有没有做成;朱莉安希望所有人能喝上健康水,与安科合作只会阻碍这个目标。
此文暂告一个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