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小学五年级之前上学、生活都是在农村。那时候虽然生活较为清苦,但是小孩子心性比较单纯,日子也不觉得有多难过。反而因为每天都会有一些小期待,自己给自己找乐子这方面的能力真的非常强。
那时候农村想吃一顿肉是很难得的,除了过年(农村是很少过节的,只有过年)、栽秧打谷(必须招待好前来帮忙的乡邻,这于农村来说是重大事情,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过年)也就是别人家的红白喜事了。过年难得吃几回新鲜肉(有别于为了保存而腌制,拿烟熏的腊肉),而且大部分的肉是要熏制成为腊肉,作为正月里走亲戚时的礼仪,或者留着栽秧打谷时候招待别人。所以唯一能吃肉的机会就是村里别人家有什么喜事了,常见的有结婚、生小孩打十朝、满月、挖周(小孩出生十天、满月、满周岁),老人过寿,建新房。那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近期村里有这类喜事,会提前很多天打听到准确的日子,然后再三的求得家里大人的允诺,去的时候一定会带上我(现在自己为人父母了,想想其时父母的内心想必也是不好受的),然后和小伙伴们相聚的主题永远离不开吃,会一直回忆到上一次“走人家”时吃的席面,并且互相攀比式的说自己能吃多少多少“坨子肉”。
至于老人去世这种白事场合,因为一种莫名的忌讳,一般是不会带小孩去的,而且席面一般是以豆腐等素菜为主,所以孩子们也不如何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