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这应该是本书传递贫穷最根本的本质吧,至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对于贫穷,传统意义上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低层来论证,似乎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满足,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呈现,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的,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说明,穷人在没吃饱的情况下,也会节衣缩食购买一台电视机,或者是花很多的钱来办红白喜事,甚至用来买糖的钱几乎占其总预算的5%,所以贫穷的本质并非是吃不饱饭、没有钱,而是所谓的“贫穷陷阱”,如此恶性循环,造就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马太效应”,这也是作者开篇就提到的这句话,贫穷的本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稀缺思维”。
也许是因为先前看过《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所以在看此书全过程中,对于贫穷的理解就是“管窥效应”和经济学上的“选择”。管窥是因为通过一根管子在看东西,管子以外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对于某种资源的稀缺,会造就心理上的管窥效应,让人过分去追逐那个资源,而失去整体而长远的判断。这就与本书中作者给出的数据和案例相呼应,着重说明了穷人更关注当下,而忽略长远所带来的整体效用。
本书就目录来说分为生活案例和慈善机构两大板块,实际上从9个方面(营养、健康、教育、生育、风险管理、贷款、存款、创业、政治参与)来分析穷人的生存环境,选择认知,以及制度的改善和援助穷人带来的切实意义。每一部分拆开来看,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是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从目前来看没办法一步到位去解决的。我们总以为给穷人提供足够多的粮食,就可以让穷人免遭饥饿,但实际上当我们踏出援助的这一步才猛然发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认知并不等于行动,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那么永远无济于事,解决的根源就是教育。这就好比援助不需要告诉穷人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是设计激励机制,去帮助穷人改变认知,认知上升到一定层级,行为才自然而然改变。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
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得多。 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不用想着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消毒剂。下水道自行运转,我们甚至不知道是怎样运转的。我们大都相信医生会尽力为我们服务的,公立医院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让孩子接种疫苗(公立学校不接收未接种疫苗的孩子)。即使我们处于某种原因没给孩子接种疫苗,他们可能安全无恙,因为其他所有人都接种过了。如果我们去健身房,我们的保险公司会奖励我们,因为他们担心没有奖励我们会不去。而且,或许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须担心是否有下一顿饭吃。换句话说,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所以,避免陷入贫穷思维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认知思维模式,持续的知识积累,长远的理财计划,知行合一,以及不断的自我反省,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许才是自我检验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