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议论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大量阅读同主题的不同文章,很容易能分辨作者论点、论据、议论手法的不同。通过深挖作者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论点不同的原因,进而找到自己的观点。比较阅读容易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找到作者的局限性,非常有助于学生成长。
写作入门 (五月初)
很多年来我一直头疼自己的一个毛病,我读一篇文章很容易被作者感染,一面倒地同意作者,不善于从作者的文章中提出问题,挑出漏洞,更不用说深入思考,找到比作者更好的观点。这个毛病,在我学议论文单元时,意外地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议论文单元,在马丁·路德·金等改天换地的文章之后,是几个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几篇相关文章,目的不同角度不同,写作手法不同,作者背景也都不一样。这些文章对比着读下来,非常容易看出每个作者的局限性。
比如有两篇文章讨论无薪实习这个大学生们非常关注的事情。一位报社记者指出了无薪实习的种种问题,她认为这样的实习学不到多少东西,甚至不如简单地在麦当劳卖汉堡;无薪实习对需要养活自己的大学生们(占美国学生中的大部分)是个沉重负担;她还认为这样的实习破坏了劳动力市场。同主题的另一篇文章则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职业中心,这位职业中心老师看到他的学生常常为了更好的前途,不在意实习是否带薪。
两篇文章放到一起很容易就能看出,首先是两个作者的生活经历完全不在同一个圈子里,他们看到的实习自然不是同一个东西。哥伦比亚大学本身就是白富美聚集的最高大上的学校,公司为了争取到毕业生都会抠破头皮,想尽办法提供最好的实习方案,自然不会存在什么实习学不到东西,还不如去麦当劳卖面包的问题。而那位报社记者很有可能来自于中下阶层会,需要为吃饱饭还是争取资历而做痛苦选择。这样观点相左的两篇文章,读完得到的是一个对实习在不同阶层的完整了解。
若论写作水平,两篇文章其实都颇有局限性。记者写的那篇试图作全面的覆盖,但缺乏数据支撑,中间还有一些逻辑问题。而学校老师写的那篇因为作者接触面太狭窄,文章只是一些毕业生的反馈,没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样不完美的文章放在课本里,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分辨文章水平的机会,不至于崇拜课本,帮助学生在批评别人的文章中成长。
还有一个收获是终于深刻理解了作者背景的重要性。记得小时候的课本作者都是鲁迅巴金等名人名家,高高在上,他们的时代背景对学生来说也是莫名其妙。他们的文章都是完美无瑕,让初中高中生的我读起来只有唯唯诺诺,收获远不如现在这些写日常大学生关注点的文章。这样的普通作者更贴近读者,读来更有收获。
我们还另外读了一组出生公民权的不同观点,一组器官移植需求缺口的相应政策措施等文章。每个作者有自己的视角,有自己的局限,仔细分析下去会很有收获,可惜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老师似乎不是很擅长教这个单元。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教的一种学习写作方法,她让我先仔细分析课文,找出课文每一段的结构,引用课文框架来完成那个单元的写作任务。我写作一个弱点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讨论不同的支撑论据,段落之间跳跃太大,不能平滑过渡。好文章需要像运河一样,引导读者自然平滑过渡。一直没有想明白平滑过渡具体应该怎么操作,这次索性找了几篇课文,把每篇课文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以及每一段的主题都列出来,总算看明白了一些过渡手法。
我一直期盼自己的教学不仅是教会孩子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学习,让我的学生离开我照样能够不断地找到新方法,自己就能把自己推向更高的水平。相信这样的范文分析法是很值得教给学生的。
这个单元的结束,正好是半期考试。我们要在考试时间写一篇课内文章,讨论苏打饮料的税收。苏打饮料在美国引起了严重的肥胖症和糖尿病,有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对饮料加税。反对者则认为苏打饮料主要是穷人在喝这些饮料。苏打税对穷人不公平。几篇文章读下来,我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我写的是应该收税引导消费者减少苏打饮料的耗用,但是收来的税收不应该用在任何其他地方,而是专注于推进生活习惯的改进,减少肥胖症和糖尿病,更好地帮助低收入人群。
老师提早一周把题目布置下来,要求学生写出提纲,还和她一一讨论,然后才来半期考试。美国从幼儿园孩子就开始写作,一直到大学,似乎从来不要求学生“一气呵成”文章,而是老师带着学生,小步小步地走下来。老师很喜欢我的提纲,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拿到这学期的第二个A。上次故事单元拿到了A,我乐了好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