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在去乌镇的路上。
是的,我又来杭州了。为什么是用“又”呢?当然,这是第二次来杭州。
还记得两年前来杭州,是因为自己的专业需要,每天对于杭州的游览,不是放松心情,不是无忧玩耍,而是忧虑重重,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交不了作业怎么办啊?
确实,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整个杭州的行程。别人拍照玩耍时,我只想快速地记下作业所需要的信息;别人坐船游览时,我只想赶紧闭眼眯一会儿……真的好累。
回家的路上我就病倒了,自此,再也不愿出门,再也不愿玩耍,因为觉得太耗体力了。
包括这次,妈妈知道我要来杭州后,持反对意见。作为母亲,她担心她的女儿在路上病倒,担心她的女儿给别人带来麻烦,更担心她的女儿在不舒服时,别人给不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唉,想想当时决定再来杭州时我也是蛮害怕的,自己的内心也有压力,出发的前几天连妈妈的电话都不敢接。
想来自己也是属鸵鸟的,遇事总喜欢逃避。
可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人总不能一辈子不出门吧?总不能为了避免发生一件事,而待在自己圈画的舒适圈吧?
所以,我出来了,再次来到了杭州,并且现在在去乌镇的路上。
其实不止是这件事,生活中,我们不都处在这样的一个“尝试——受挫——再尝试”的过程吗?
好友鸡蛋一毕业后,本着“父母不想让离家太远的”宗旨,回到了县城。
所学专业为设计专业,可是连她当时所读书的三线城市都不好找设计工作,更何况县场呢?
最后为了不在家啃老,选择了一个做广告牌的工作。
“在吗?”
“怎么了?这么晚还不睡?”
“我烦的不行……不想干了,我想出去闯闯。”
“你现在的工作不是挺好的吗?这和你当时追求的稳定是一致的啊?”
“是稳定了,每天上班也是朝九晚五,可是每个月挣着1600的工资,中午管一顿饭,早晚饭在家吃,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难道我就这样干下去,然后找个人嫁了,过一辈子?”
“那你爸妈同意吗?”
“我问我爸妈了,我爸妈没说话。”
……
是的,一毕业回家乡有份安稳的工作,每天爸爸给准备好三餐,妈妈给洗好衣服,确实是一种很舒服的生活。
外出求职,则意味着一夜之间你要为自己做所有的事,包括之前父母代办的那些事;意味着我们在每个月领到工资时要计算自己的每一笔花销,既要担负昂贵的房租,又要够吃、够买护肤品、化妆品;意味着无论早晚、无论晴雨,都得早起,按时上下班。
后来,鸡蛋去北京谋职了。
问她如何下定这个决心的,她说,其实一开始决心也不够坚定,只是想着去看看,也明白未来困难会有很多……
但幸运的是一路上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越发坚定了她的目标。
“你知道吗?当我一个人拖着硕大的箱子上火车时,面对需要上台阶式火车,我根本上不去,是我们那儿的乘警帮我提,一位叔叔帮我接的,恰好我俩又是邻座,他的妻子,那位阿姨就让他帮我把箱子放到物品架上,还细心地询问了我在哪一站下,并说会帮助我把箱子送下车的……”
“那一刻,我的心热了,不再那么害怕,也不再那么紧绷了……我觉得我又活过来了,和外面的生活接上轨了。”
“就这一点事就坚定了你的立场了吗?”我笑着打趣她。
“不是,更加使我坚定立场的是,有一天晚上,我骑自行车去办事,路上有一个坑,我没看清,直接连人带车栽入里面,当时刚下完雨……”
“那你怎么办呀?
“直接扶起自行车,往出扛啊!”
“可就你这力气,你……”
“当时其实还蛮幸运的,有一个男孩给我送了两张纸,男孩的女朋友把一包纸都给了我,还让他帮我把自行车给扛出来。”
“那你当时想过哭吗?”
“说实话,当时我没有任何一点感觉要哭,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可怜,就想着赶紧出来回家换身衣服,还要去办事呢!”
一听完我就忍不住为鸡蛋竖起了大拇指,真的,我是发自内心为她感到高兴,现在她不在是那个唉声叹气的女孩了,她充满了力量,她遇事不会直接去哭鼻子,而是尽力去解决,她不再害怕这来自四方的阻力。
是啊,从刚毕业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学生了,我们开始进入社会。初入社会的我们像一个外来者,许多认知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不停地在你耳边说你异想天开;许多人都劝你安稳一点,别瞎折腾……
可是年轻人呐,我们是与这个社会的先进科技与超前理念相连最紧密的一群人,纵观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折腾”而改变了命运?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不断学习而脱离了不满的生活?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坚持而顶住了周围的温暖劝诫?
是的,任何一种尝试都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任何一种改变都充满了质疑,但又有什么关系呢?问问你自己: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在尝试的过程中是否靠近了预期目标?自从开始去做,自己的状态有何不同?
如果这一切都是朝着令你满意的方向发展的,那么不要轻易向这四面八方的阻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