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买房就老了,然而,很多人买了房,反而老得更快。
许多人都认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后,在大城市生活才算安稳,但这往往是相对于那些购房支出只占他们总收入很小比例的人而言的,而对于那些明明还不具备购房能力却硬生生将自己塞进去的人,往往是他们不安稳日子的开始。
我有个朋友,他算是幸运的了,父母能帮助他筹到首付的钱,在广州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而与他同龄的许多人,还拿三千左右的工资,租住着廉价房。这听起来挺让他朋友羡慕吧。但每次看到他那一头闪花闪花的白发(才20多岁),我能感受到他笑容中的疲态。他会向我抱怨工作的烦恼,生活的烦躁。甚至他根本不喜欢他的工作,却又迟迟没辞职。每月工资4000多,4000上缴给老婆合着还房贷。然后自己每天都省吃俭用。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有房的人。
我并不是在挖苦我的朋友,而是我觉得他可以生活得更好,而不必活得那么累。
为了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你不敢换掉乏味的工作,有很好的投资或创业机会吧,又没多少资金(大部分用来还贷了)。想想自己还得持续三四十年这样的状态,瞬间就没有动力了,觉得自己不过是城市的工具。房子牢套了你,让你为它工作。
如何让房子为你工作?
前不久,听一朋友说他最近急着找出租的公寓。他现住的地方交通和环境都不错,我疑惑怎么好好的突然就想着搬呢?
原来是房东打算在近期卖掉他的房子,所以不能再租给他了。
而我的另外一个朋友也在找房子租住,以我朋友刁钻的脾性,想要找到她满意的出租房,整个过程将会是很折腾很费时的,没想到刚找的第二天,就告诉我,她下定金了,隔天就要搬进去住。后来才知道那房子是房东刚刚购置的,第一次出租信息刚刚发布上网,就被我朋友逮到了。
颇为巧的是,这两个朋友都向我感慨出同一个意思:我还的是房贷,但那却是别人的房子。
聪明的人是让房子为自己赚钱,而非被房子牢套着去工作。
买了房子自己住着,看似省了房租,其实却是把自己套牢了,每个月都要往房子里贴钱。而同样是购房的,有人就会将房子看作是生钱的工具,将出租房子收取租金,来抵冲每月的房贷,更甚者还能反过来有盈余。
一下子就把原本该是负债的房子变成了一种资产收入。
这样以后,房子终究还是你的房子,对于自住型购房者,等到自己事业稳定了,或者有了其他更高比例的资产配置后,再断租搬过去住也不迟,而不必守在房子里面,带着卑微的优越感苦逼地生活。
各大城市里,还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但仍在奋斗和拼搏的外地年轻人,在观望楼市那是实属无奈,但那些本打算扎根大城市并且恰好具备购房能力的人,还在观望楼市吗?
小心城市的一个政策将你重新抛离更远
继广州限购,3月24日晚,佛山市也进一步收紧了限购政策。这是继2016年10月7日启动的限购政策的又一次加码。重点如下:
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继续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的新建商品住房。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没有住房的,在限购区域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需提供购房之日前两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通过补缴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不予认定。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向其销售限购区域的新建商品住房。
这对于在佛山工作了一两年的刚需型购房者来说,也许影响并不大,但各城市一系列的限购政策出台,显露出了一种趋势:先限购外地人,再限购本地,先限中心城区,再逐步外围扩散。意图利用对一二线城市的逐步限购,引导资金去三四线城市接盘,去库存。
3月23日晚7时许,成都突然发布住房限购通知,将二手房纳入限购范围。
此前一位购房者就差一个网签,限购第二天办手续她得知新政策后,情绪崩溃大哭,一声一声的哭诉直说到很多人的心里:别人过年都有家,我过年只能在亲戚家。家在农村,读了二十几年书,上了研究生,结果成都不要我!
以前的问题还是够不够钱买房了,而现在,渐渐变成了房够不够卖或者你够不够资格买的问题了。大城市将逐步形成自己的阶层壁垒,到时候城外的人想落根到城里,将会越来越难。
所以说,目前还有购房能力的且是刚需购房型的人,就别再继续观望什么了,楼价涨吧,不买,楼价跌吧,又更没信心买,那还观望啥咧?
既然都比许多人快,走在前头了,就别等到自己的购房能力“贬值”,别到时候被楼价和城市政策给远远将你甩在后头时,才悔不当初啊!
对于普通的中产阶层,资产增值能力什么的,还是很难与一个经济现象级的增长(特别是房价)来并驾齐驱的,更何况,如今各种限购政策加码,大城市的准入门槛可是越收越窄了。
当然,如果根本不具备购房能力,那就不要砸锅卖铁将自己未来二三十年的资力负债到大城市的某套房,否则,这是很可悲的。
我想部分勉强有能力购置房子的人,担心的是购房之后会给自己造成负债的压力,才迟迟不肯出手。但其实,房子是资产还是负债,取决于你对该房的期待,是由你如何处理这套房的方式决定的。
贷款买房,然后通过租赁收租来减缓还贷压力,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策略,不说那些投资型购房者(一般这部分人都是伺机转卖的),就是很多自住型或刚需型购房者的首套房,大都会选择这么做,因为他们知道对的投资策略可以对冲自己弱的购房能力。
那些用投资眼光去看房的人,其实在购房前,就已经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最合适自己的优质房了。
比如说,就自己目前的购房能力,能不能买得到中心地段的房子,不能的话,其实可以选择未来有发展前景的地段购置房子(例如有没有正在搭设地铁,周边有没有大型的企业,教育配套是否正在跟上等)。
再比如,有些人不仅仅只注重房价,还注重租金,实际上租金往往是一个更有效的尺度。它能反映出一定的市场供需关系。同时,租金相对较高地段的房子,通过租赁来获取的直接利益也会增多。
大多的刚需型购房者都并不是什么投资大家,而多是常年漂泊在大城市里,正在为自己的未来打拼的普通年轻人,并且多是期盼着要在大城市扎根的人,尽管大城市无形的推手正慢慢地推走更多的人,但他们仍在变着法子让自己扎根进去,这也许是城市培养的一种准入竞争力的下限,而不具备这种竞争力的人,终将被隔挡在城门之外。城市会帮着自己筛选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