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字字看来皆是血

《红楼梦》我看过几遍,每一次看都给我不一样的体会,这是一篇小说,它很长很长,长的让我在读的时候,看到那像三块砖头一样的厚度的时候,甚至有些绝望。

后来渐渐的,我开始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不知不觉中,这几块“砖头”被我读完了,而且还读了好几遍。

刚开始读时,它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再次读时,就被其中美丽的词句所吸引,第三次读时,我看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看到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看到了封建制度下的贵族世态和社会万象。

我是不敢轻易解读《红楼梦》的,我怕的是自己的文笔不够,无法渲染出这本书的出彩之处,    前两天我在某平台听了这本书的解读,觉得甚好,把精彩之处总结一下,以供大家点评。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祖父曹寅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家臣,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并在康熙六下江南时接驾四次,可以说是家世显赫,富贵至极。

然而盛席华筵的生活,只是曹雪芹人生中一束短暂的光。十三岁以后,命运的磨难接踵而至。

曹雪芹经历家道衰落,尝遍世道艰辛,晚年穷困潦倒,又遭遇幼子夭折,最后在过度忧伤与悲痛中离开人世。

跨越了富贵与贫穷的两极,让曹雪芹比一般人更深刻地体会了命运的不可琢磨,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生苦痛的不可回避。

这本小说讲述了盛极一时的贾府从辉煌到没落的历程。其中有富贵家族表面繁荣内部空虚的丑陋现实,也有追名逐利终究成空的人生虚幻。更重要的是,随着繁华落尽,生命中最美好的爱情和友情也消散在岁月的疾风骤雨中……

大观园里的青年男女,是青春的艺术品

无论是《三国演义》里的权谋天下,还是《水浒传》里的快意江湖,描述的无不是成人世界里的精彩。

然而在曹雪芹看来,青春才是人生中最纯洁美好的时光,也是一个人最具赤子之心的时候。

他倾尽全部的想象与爱,构筑了大观园这样一座青春的伊甸园,隔绝历史时间中的肮脏与堕落,也隔绝人世间所有的世俗事务,为的就是要让青春的生命自由绽放一次。

大观园是为迎接贵妃元春而建的,它衔山抱水,花柳繁华,可谓是“天上人间诸景备”。

但元春省亲只能在家里待一天,偌大的园子不过是走马观花般看了看。

想到这样一座美如仙境的园子就这样空置,未免可惜,元春便让宝玉和几个姊妹都搬进园内。

这对于宝玉来说,无异于天降大喜。他平生最爱就是和这些姐姐妹妹们待在一起,他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如今他算是住进了女儿国了。此时的宝玉黛玉不过十一二岁,年纪较大的宝钗也才十三岁,都是天真浪漫的时候。

宝玉每天只管和姐姐妹妹们一起读书写字,斗草簪花,只觉得心满意足,人生再无所求。

大观园也如元春当初所希望的那样,因为有了这群少男少女的入住而变得热闹起来。

而元春的青春,永远被锁在了皇宫高墙之中。

她能做的就是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守护这个大家族,让这些兄弟姐妹们在一片不受世俗侵扰的天地里,度过他们的青春年华。

现代人的青春,是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是四处旅游看遍山水,是进入社会专注事业,独立的生命正被开启,无数的可能在等着我们去尝试。

但对于当时的女子而言,青春是闭合的,就像那小小的闺房,生命的所有可能性都被隔绝在了房门之外。

她们的人生早被设定好了,学习妇德女道,针黹女红,等到一朝出嫁,就是相夫教子终此一生。如果不幸像李纨一样年轻丧偶,人生更是变成槁木死灰一般。

宝玉只叹息女儿出了嫁便如宝珠蒙尘,变成了鱼眼睛,却看不清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也许是他和他身边的女子都太幸运,能够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候住进大观园。

在这座繁花似锦的乐园里,这些女孩们有了机会去探索和发展她们的智识和才华。

例如性格刚强的探春,志向高远,又不乏诗才,就是她首先在大观园里牵头发起了诗社。那封发给众人的邀约帖上,字里行间掩藏不住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胸怀与豪情。诗社兴起的这段时期,是大观园里最诗情画意的时节,也是大观园最繁华鼎盛的时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青春洋溢的少年少女赏花作诗,踏雪寻梅,完成了对艺术审美的追求。然而不幸的是,“彩云易散琉璃脆”,理想也抵抗不过现实。

大观园里出现了象征着成年世界的绣春囊,给了园中的主人们猝不及防的一记重击。

绣春囊是贾母房里的丫头傻大姐捡到的,上面绣着两个人赤条条盘踞相抱。傻大姐以为绣的是两个妖精打架,王夫人看了却吓得当场变了脸色,马上命王熙凤连夜抄检大观园。

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性之一字最是禁忌,必须严守男女之防。而贾家这样的诗礼簪缨之族,又最讲礼教规矩,一个象征着情欲的香囊,出现在闺阁小姐们的园子里,无异于性命攸关的大事。

后来查出了绣春囊是迎春房里的丫鬟司琪的,她被打了四十板子撵出了园子,一起受牵连的还有惜春的丫鬟入画和宝玉房里的晴雯。绣春囊事件最后以一干丫鬟被逐出园子而收场,但大观园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这时园中的女孩们都已渐渐长大,不再是“坐卧不避、嬉笑无心”的年纪,也无法再躲避她们那早被定好的命运。

迎春很快被父亲许了人家,接着探春远嫁藩外,从此山河故乡远,惜春也落发出家,斩断尘缘。最是清高洁癖的妙玉,后来被贼人劫走,沦落到肮脏龌龊的角落里。只有黛玉,永远地留在她的青春岁月里,但大观园里的满地落花却再也没有人为它们掩埋了。

大观园的衰败,意味着一个完美理想的彻底破灭。

对于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来说,她们的青春就像一场梦,梦醒时发现“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命运其实早成定局,人生已无其他可能。

喜聚不喜散的宝玉,曾经希望姊妹们永远在身边,大观园里的盛宴永远不散。然而建立在世俗根基之上的大观园,从未真正避开过现实的袭扰。每个人都迟早要走出大观园,进入到这个复杂险恶的世界。这是当时社会的普遍悲剧,可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真相。

《红楼梦》还有一个名字叫《情僧录》。缘由是一位空空道人路经一块大石,看到上面记录着这块石头下凡历劫的一段故事,便抄录了下来取名为《石头记》。

后来这位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又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红楼梦》故事线索纷繁复杂,写尽人间百态,所围绕的主要还是一个“情”字。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情,也是全书最明显的情感主线,便是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

这段爱情,是从一段“木石之盟”的前世情缘开始的。

曾经,黛玉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被赤瑕宫里的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后来听说神瑛侍者要下凡为人,便也追随而去,只愿用一生眼泪偿还这甘露之惠,灌溉之情。

有了这样的夙世前因,也就难怪宝黛初相见时,便有了“与君初相识,似是故人归”的惊心动魄。

黛玉第一次见到宝玉,便大吃了一惊,因为觉得眼前人十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巧的是,宝玉在细细瞧了黛玉一番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他们一同在贾母身边长大,度过了青梅竹马的幸福童年。两个人渐渐形成了外人难以介入的默契。等到他们进入情窦初开的年纪,又一同住进了大观园,这份志趣相投的默契之上,又逐渐萌发出心心相契的情愫。

宝玉其实是个博爱而多情的人,从小他就常在內帷厮混,和姐姐妹妹的关系都很亲密,曾和袭人初试过云雨情,也曾对着宝钗丰美的手臂浮想联翩。

但宝玉钟情的却始终只有黛玉一人。这份感情的难以取代之处,在于他们之间有一种“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的心灵相交。

宝玉是家中子弟中的另类,父母眼中的不肖子。在他周岁抓周时,不抓纸笔官印只抓胭脂,似乎就已预示了他未来的人生“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后来,他的母亲王夫人都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就连他最亲近的姊妹们,也都觉得他哪里都好,就是太不通世务。大家都在试图将他往正道上引,宝钗更是常常劝他多用功读书考科举。只有黛玉从不说这些“混账话”,也只有黛玉能看到他“赤子之心”的可贵之处,能和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看《西厢记》,一起反抗古老的规则。

其实宝玉也并非不爱读书,他只是不爱为考取功名而功利地读书,也不爱为了仕途经济,和那些为官做宰的人虚与委蛇。

他和黛玉都是至情至性的人,处世做人全凭本心,厌恶一切的虚伪与世故。即使是在大观园这片净土中,他们俩也是再找不出第三个的痴人。黛玉明白宝玉的心,从不劝他去官场扬名,宝玉也最能对黛玉的处境与心思感同身受。

黛玉念《葬花吟》时,宝玉躲在山坡上偷听,为诗中所潜藏的悲哀打动,竟“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后来有一次,宝琴拿了黛玉做的《桃花行》给宝玉看,戏说是自己做的。宝玉一看就知道是出自黛玉之手,并情不自禁地滚下泪来。

世界喧哗,知音难觅,知己般的爱人更是稀有。

然而就是这样真挚深厚、无可比拟的灵魂之爱,最后却成了令人难以释怀的悲剧。

当时的男婚女配,听的是父母之命,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更何况贾府这样的世族大家,婚姻嫁娶这种事考虑的从来不是儿女之情,而是方方面面的利益和感受。像宝玉和黛玉这样不通世务的人,是难以在当时的时代安身立命的,也就更没有力量去守护和捍卫自己的爱情。

黛玉父母早逝,家中又没有其他兄弟支撑,比宝钗逊了一筹。她为人真率任性,又尖利敏感,得罪了不少人。薛姨妈派周瑞家的来送宫花,黛玉听说是最后才送到她这儿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说得周瑞家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加上黛玉身娇体弱,心思细腻,时常流泪,感怀身世要哭一场,生宝玉的气要哭一场,看到花叶飘零也要哭一场,便在旁人心中留下了孤高自许、多愁善感的印象。

掌握着宝玉婚姻决定权的王夫人,自然是不喜欢这个多愁多病身的黛玉,在她心里,品格端方,又是亲侄女的宝钗,才是最合适的媳妇人选。

黛玉性情不及宝钗大方豁达,为人也没有宝钗圆融乖巧,连最为出众的诗才,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观念下,也不是加分项。

在这场“木石前盟”与“金玉良姻”的角逐中,黛玉赢得了宝玉一人的心,宝钗却赢得了除了宝玉外所有人的心。

宝玉和黛玉之间,有耳鬓厮磨、朝朝暮暮的亲昵,也有两心相悦、一往情深的激情,唯独承诺这一部分,是他们所缺少的。承诺意味着为两人的将来做出决定,并且付诸行动。

在封建社会,女子只能作为男人的依附而存在,黛玉能给出的承诺只有矢志不渝,直至泪尽。相对而言,宝玉是应该有更多决定能力的,可他既不肯妥协与“国贼禄鬼”同流合污,也再找不到其他的人生出路,能给林妹妹的承诺就只有“你若死了,我做和尚去”。

后来黛玉真的泪尽而亡,宝玉因为弄丢了他的通灵宝玉,人也变得神智昏聩,疯疯傻傻,糊里糊涂和宝钗成了亲,更加任人摆布。

在爱情里,激情与亲昵容易,难得的是承诺与担当。世俗的世界固然充满了利益交易,难以容下纯粹的痴心与真情,但也不意味着就该缴械投降。

如果在理想主义之外,能拼尽全力与命运的洪流一搏,这样即使失败了,也可以少一点遗憾。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一部《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书中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实则映射了女眷们的“哭”与“悲”,随之而来的,是贾家这座百年大厦的轰然倒塌。

贾府在最富贵的时候,挥金如土,白银花得像淌海水似的。建造一座大观园,光买戏子就花了三万两白银,置办点帐幔花烛又花了两万两。

除了皇妃省亲这等大事,贾府主仆平常的吃穿用度也十分奢靡。住在城外的刘姥姥,以前只知道贾家是功勋世宦之家,财大气粗,拔一根汗毛也比自己的腰还粗。可到底怎么个富贵法,却想象不出。

直到她带着外孙来荣国府找王夫人攀亲戚,才算亲眼见识了什么是豪门气派,什么是钟鸣鼎食。为了求得王熙凤一见,刘姥姥赶在她吃午饭的间隙在堂屋中等候。满屋子的物品摆件都耀眼争光,迷得她头晕目眩,等到王熙凤一顿饭吃完,只见桌上碗盘森列,全是满满的鱼、肉,只稍稍动了几样。

与刘姥姥相比,生在贾家的人却只当锦衣玉食都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仿佛眼前的温柔富贵是永恒。殊不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在贾家气象峥嵘的表面下,其实“内囊却已尽上来了。”

一座省亲别院,几乎掏空了贾府的家底。此后的两年里,花钱的事项又添了许多,每年都要赔进去好几千两的银子。而整个家族里贪图享乐的多,运筹谋画的少,以至进钱的事业毫无发展。

这种入不敷出的窘境,即使是治家理财能手的王熙凤也无力回天。为了勉力维持体面,她费尽心思腾挪周转,甚至偷偷拿了贾母的东西出去当,但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迫于形势所逼,后来各房的主子们也开始遣散丫鬟小厮以节省开支用度。就连贾母,也开始在每日饮食上能省就省,自己吃的粥菜半碗都舍不得浪费。只是再如何节省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颓势。

因为除了经济上的窘迫,更有一件大事使得贾府的衰败变得无可救药,那就是“如今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了。”宁荣二公当年靠军功起家,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与重用,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新皇替了旧主,昔日的功绩也就做不得数了。

原本世袭的爵位就是每传一代降一等,贾珍的祖父贾代化是一等神威将军,到了他这里就只是三品爵威烈将军了。而他的儿子贾蓉,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职,还是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捐来的。

皇家的恩宠总有尽头,祖上的荣光也终会褪色,贾家要想延续富贵,唯有走科考这条路子,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壮大实力。可是放眼贾府上下,没有一个子孙能担起这光耀门楣的重任。

作为贾家的第三代,袭了宁国公爵位的贾敬一心只想着求仙问道,其余一概都不放在心上,放任儿孙胡作非为。袭封荣国公爵位的贾赦也无心官场,而且放荡好色,荒淫无度。

贾政虽然品性端正,也有心致力于仕途,却平庸迂腐,又不是进士出身,在官场始终难有作为。到了第四代,贾珍整天不务正业,只知道会酒观花,聚赌嫖娼,还和自己的儿媳暧昧不清。贾琏更是一个浪荡公子,国孝家孝期间还在偷偷娶二房。

这一辈里,只有宝玉聪明灵慧,能被寄予厚望,可他生性淡泊闲适,崇尚纯真自然,厌恶官场的污浊腐败,已和当时的主流文化渐行渐远。

而作为第五代代表的贾蓉,也是和他的父亲贾珍一样浪荡无行,并且有过之无不及,已经是烂泥扶不上墙了。

偌大的一个贾家,实际上唯一有力的支撑就只有贵为皇妃的元春了。元春一去世,贾赦很快就被革去了世职,荣宁二府也一并被查抄。一时间府中大乱,底下的仆人无人管束,趁乱强抢强夺。等到贾母也去世时,贾府便真的树倒猢狲散,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了。

不仅是贾府,其余几个豪门世家也都没能逃开衰败的命运,因为四大家族荣损与共,一损俱损,一亡俱亡。 富不过三代,是自古以来许多世家大族难以逃脱的宿命,主要原因就在于后继无人。

贾赦曾经发过一番议论:“那些穷酸人家才要靠读书当官,咱们何必多费功夫。”这番话,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贾府的子孙一个个都成了啃噬祖宗基业的寄生虫。

而贾府的兴衰实际也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四大家族的败亡,不过是整个封建王朝崩溃的预演罢了。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不仅是豪门世家难以挣脱的宿命,也是历来封建王朝的命运写照。

《红楼梦》诞生的时期正值乾隆年间。在前面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下,清朝达到了它的统治最高峰,创造了康乾盛世。但盛世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贵族阶层腐朽糜烂,政治腐败混乱,社会矛盾愈演愈烈,这个最后的封建王朝正如贾家一样,外面虽还富丽堂皇,里子却已经溃烂了。

作者正是亲眼见证了当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实,以毕生心血描绘出了这样一幅末世图景。

在贾府倾颓垮塌的悲凉之雾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者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无奈叹息,更有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质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968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0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22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1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2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44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3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88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8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2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3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83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4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5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95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01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