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比较容易懂”------错!
诗经和易经,都是古文中的古文,古文中的战斗机。学习起来很麻烦。
易经的难度,在于义理和运用上。但从语言上,易经和诗经是一样的。
读这两个经,恰恰要小心避免一个陷阱,就是以为易经和诗经是用"中文"写成的。
“2000年前的书,我们还可以读原文”---------错!
其他国家2000年前文字写的书,只有考古学家才会读2000年的文字。
虽然,承载诗经的文字符号,它的后续版本今天还在使用,它的使用方式比如字义、词法、句法,都同今天大相廷径.好比,诗经和易经是用拉丁文写成,那么读经不能用法语和英语的词义去解。最好的态度,是把诗经当作一部古代外国异族异文化的经典来读。这样才能自觉地割裂,屏蔽春秋以后中国文化的反向干扰.
我的办法是不要看任何评论,介绍,解释,翻译,先自己读几遍。将同样用这些字的章句放在一起读,揣摩。然后去查«尔雅»,«说文»这样的训诂,再验证。最后找后代人的解释来开阔思路。
友问: 晞、涘、沚准确地做什么讲?
晞有晒的意思。
沚,洲,坻不同,方,湄,汜不同。世界差别性很重要,细节决定结果。«尔雅»讲: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
所以,从排比的角度,在水一方的一方是指水中一块大的地方。而不是水的对岸。方在殷商都指一个地方。如鬼方,朔方。同样的类似场景有,"关关XX,在河之洲。"指鸟在水中之洲
故事发生在一个湖泊沼泽地带,水草丰茂,地理水文错综复杂(不同于后世中国北方的一条河).所以作者顺水逆水左顾右盼,都找不到接近姑娘的路径(溯流和溯游方向相反,同见尔雅).
宛在,是说好像,不确定,作者很着急。所以来来回回都没有头绪,到处只见髙高密密的兼葭,兼葭是主画面,如同«红高粱»[偷笑],故名兼葭.全诗的情绪是可见而难得焦急,有别于在河对岸干脆就没可能的绝望[偷笑]
友问: 我觉得,这是秦(陕西)的一条小河。不是指黄河。这是秦风里面的诗歌。陕西有很多小河,比较恰当些吧?
这个就是反向干扰,如果静心读诗经,就会发现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绝然不同于今天(宋元以后)。进一步就会发现农,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所以不要把中国农业文明神圣化。)如果有了这个解读,再看«狼图腾»,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凤翔)。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群友:岂止不是中原,简直就是乡下[呲牙]
群友:楚国那个时候也是南蛮
群友:我就知道你会说秦不是中原[偷笑]
群友:古中原包括秦?有点怀疑
群友:大卫好吧,我刚才开快车了,有些地方跳跃了,不严谨,认错。
群友:这个问题牵涉政治,以后细说。[握手]
群友:秦,属于野蛮人。那个时候。
群友:大卫不能这么说,这些人羡慕嫉妒恨罢了。
其实包括戎狄都不是野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