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权力是否可以与绝世智慧完美结合?
说一套做一套,知行不能合一,那还是真知吗?这样的思想有价值吗?
前几天在书房翻箱倒柜整理书籍,居然发现有着皇帝哲学家之称的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就躺在那里,模糊中记起当年是为了响应某人的“仰望星空”,一时兴起而买,不知为何将其遗忘。随手翻了翻似乎也提不起兴趣……这究竟是为什么?我向潜意识追问!
古希腊柏拉图有一个愿望,希望未来能有一位哲学家去当皇帝,这与中国古代的内圣外王的要求如出一辙,可惜历史上没人能真正外王内哲,睿智的大脑很难与追逐世俗的权力相融?人性与天道,有着难以弥合的巨大鸿沟?
柏拉图的另一个希望是未来能有皇帝能当哲学家。古今中外众口铄金,似乎马可.奥勒留,这位公元二世纪的古罗马皇帝能算一个,世称“哲人王”,他留下了《沉思录》,很多人都把它奉为伟大的经典,引来崇拜者无数!倒是奥勒留自己说过,他既不是一个称职皇帝也不是一个好哲学家。如果了解他的历史,或许我们会理解他的自知之明。
古罗马历史中最辉煌的巅峰,是公元一二世纪的五贤帝时代。为确保罗马帝国兴旺发达,当时元老院制定了一系列限制皇帝权力制度,其中一项就是不准选用自己的儿子作为继承人,而只能选拔培养非血统的养子来继承王位,任人唯贤,一系列明智的制度确保了古罗马不断兴旺走向辉煌。这种类似的制度在中世纪绵延了1000多年的威尼斯王国也得到了印证。但古罗马的这项核心制度,最后恰巧就被马可.奥勒留所破坏,他打破养子制度,任人唯亲,选了自己的儿子继承了王位,结束了五贤帝的佳话,也使得古罗马从此巅峰跌落,开启了衰败之旅,最后东迁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东罗马灭亡。
好莱坞的名片《决斗士》中的反派皇帝康茂得就是以奥勒留的儿子为原型塑造的,康茂德死后,罗马帝国开始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内乱,并且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曾经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奥勒留究竟是爱子心切还是意欲万世为王?《沉思录》中看起来清澈的思想为何没能够穿越作者自身人性的迷障?留下千古谜团!我们在感叹之余是否也想到这或许是人类人性的普遍投射!
当我们仰望星空,读遍圣贤的时候,似乎读懂了这个世界,但却不能在行动上真正体现,那是否算真正懂得?
诚如王阳明所说,知行不能合一,就不是真知!至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知德合一”,标准就更高了!
做的和说的不一样,自己都不愿去实践的思想,这样的《沉思录》又有何价值值得一读?
或许有些书只是某些人的历史遮羞布而已吧!
2018年8月21日晚 胡扯于北京团结湖
9月2日修改于常州东南花园云水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