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周四,按照先前的约定,是峻峻和壮壮一起阅读的日子,可是我却忘得一干二净。
壮壮是这样,该做的事,你先给他个思想准备,或者以这样的句式和他说,回家了,我们是先打卡小猴呢还是先打卡小鸡叫叫?还是先把晚上要阅读的绘本先读一下?一般都能接受。
可要是没铺垫或者临时加上,十之八九是不乐意的。
于是那天峻峻如约而至,他却有点意外。
偏偏峻峻还是自信满满地来挑战似的,他更不爽了。
壮壮不愿意读,那,峻峻,你先来吧
这下,壮壮就捣乱,我和宝妈都忍不住吼他了,这下,他干脆躲在书房里不出来了,还说不和峻峻好了,甚至说要赶他走。
我就很生气,宝妈也是,和他讲道理,最后我们没辙,只好不予理睬。
峻峻读好绘本,又背了一首古诗,我和宝妈俩唱着双簧叫他出来,就是不出来。
我一来真生气,二来也是激将他,就说峻峻我和你打牌吧
这是壮壮最喜欢的事,他还是无动于衷。
然后我们就开始打了。
壮壮一会儿出来了,在我们旁边绕圈,我故意摸摸峻峻的头,说,我好喜欢你,你咋那么懂事呢?偷眼看看壮壮,他板着个脸,说,哼,,我就是不读绘本,我也不要打牌…
峻峻可聪明,给我们猜脑筋急转弯,赌什么没有输赢?
宝爸倒猜的快,赌气呗
没想到壮壮自己接了一句,我现在就是赌气状态……
…………
现在回想,我们的作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往往急于纠正,我们认为的孩子不懂道理,其实并非,很多时候,他们是知道自己错的。
比如壮壮的不爽,捣乱,不合作,我居然想以“我不喜欢你了”的肢体语言来惩罚他,能达到什么呢?他怎么会对一个表示不再喜欢他的人言听计从呢?
是的,孩子不需要惩戒,需要尊重和同理。
或者,再碰上这样的情况,试着站在他的角度,“你是不是没有准备?”“怕比输了?”等等,先和他对话,聆听,而不是一定要他如何。
被尊重和同理的孩子,自然知道对错,也能友善的对待外部世界。
把峻峻的可能的感受告诉他,让他同理别人,我们要做到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
很难,需不断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