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从网上看到这本书名,觉得“守望者”这个名字不错
,带点英雄的感觉,搜索之后才知道,该书在20世纪60年代备受争议,直到今天仍是褒贬不一,这更增加我看的兴趣。想一下,如果有个故事引起极大反响,而你又对这个故事非常了解,抱着看官态度,听着专家大肆评判,也是一件有趣和收获的事情。
但当你翻开这本书,或许会有些失望,这书名带点英雄感觉的名著,为什么像网上随处可见的匿名小说,真不是一个流氓写出来的吗?主人公霍尔顿的张口“混账”闭口“他妈的”完全让人觉得粗俗不堪,甚至可能让你一度疑惑是不是买错书了。不,你没有买错,它就是这样,作者塞林格就是要描述一个不良少年形象,霍尔顿身上充满了叛逆色彩:打架、逃课、吸烟、酗酒诸如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青少年问题,他厌恶学校,以及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等一切的人和事,他总是希望逃离现实生活而自己理想世界中去,却又一次次被现实打击的失望彷徨,却又一次次提醒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看到这里,也许会发现这是一部反映青少年教育问题的书籍,诚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前面所说专家的大肆评判,青少年教育问题在中国近代一直是块顽疾,慢慢变得好像习以为常只要不是自家孩子就没事,殊不知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你不好好教育孩子明天就有其他警察叔叔来帮你教育。文中作者对于人物的心理剖析极具深度和细腻,以至于我们可以理解霍尔顿是非常孤独的,这也是青少年的通病吧,孤独无人理解,而有人理解时,则会毫不犹豫奔向那人与之交朋友,即使那人是父母极力反对,这时弹簧的作用充分发挥,父母给的力气越大,则逆反心理越强。所以,孩子对于教育需求更多应该来自人文关怀。记得看过一个故事:外国孩子:我长大了想当小丑!外国老师: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外国孩子自信的笑起来。中国孩子:我长大了想当小丑!中国老师: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中国孩子自卑的低下了头。我并不是想说外国和中国教育差距很大,而是面对孩子,我们往往需要更多一句的鼓励!
那么接着往下看,霍尔顿因5门功课中四门不及格而被学校开始,但他又因种种因素无法回家,遇事在外漂泊流浪两个多星期,他原本打算到西部谋生,却因为妹妹菲芘的跟随打消了这个念头。而这时,霍尔顿说出了他的理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除了我。而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我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每个人内心深处有一片美好,那里有自己向往的地方,就像霍尔顿内心所向往的,我们称之为自由。自由本身是个伪命题,我们没有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不自由,从出生我们就被这片天地束缚无法挣脱,这是不自由的;而我们又可以在其中做我们想做的事,这是自由的。
所谓了解,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自由!这个适用于任何人事物,例如在一个公司充分的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后,就能游刃有余的进行工作,这也不失为一种自由。在生活中亦如此,想要完全了解这个世界是很难的,但你只有在了解以后,才能自由的生活,活在自己内心中。所以到最后,作者想让霍尔顿认识到理想的不切实际和现实生活的些许无奈,才为他的结局划上乖乖回到家,回到学校。即使理想无法实现,也会成为心中一片美好,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