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的一个周三,兰总在微信上让我帮忙更新一下他们公司在IT桔子上的投资方信息。
到下周一时,我搜索资料看到他的公司有涉及到x业务,想去咨询些情况。
兰总说:我辞职了。
啊,兰总可是这家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互联网医药公司的副总啊。
当时比较惊讶。
但这几天看到新闻“A站CEO莫然辞职”,我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惊讶了。
我所在的一个互联网公司行业大群里,集合了至少400家不同公司的员工。
群里面除了热闹的信息分享和人脉介绍勾搭外,常见的就是发现之前认识的小伙伴,昵称里后缀的公司默默的变了,也有开朗大方的,直接发个红包并公告自己的新单位、新名片,以后继续勾搭合作。
朋友圈里宣布自己离职或者履新的,也很常见。
身边的话,公司里同事进进出出也很正常,嘻嘻哈哈吐槽一顿,然后告别:“有好工作也介绍给我啊!”
总之,已经习惯了,一个月没联系的小伙伴,要想勾搭合作,打招呼前都得问一句:你还在xx公司吗?
我不知道是时代的原因——我们这些年轻人浮躁的待不住?
还是行业的原因——互联网公司工作员工流动快?
总之,年纪不大但换过的工作并不少。
毕业第二年,我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在第一家里只待了三个月,跳槽到第二家工作一年半之后离开,现在是第三家公司。嗯,再算上毕业第一年的杂志社的话,这是签的第四份劳动合同了——啊浪费了那么多纸,真是罪过。
除此之外并没有带给我多大的困扰,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觉得更有价值的事儿。
适应新环境、结交陌生同事什么的,完全也不是事儿。当然互联网公司也不会有复杂的人事关系啊、档案的调动,没有任何牵绊。
还好我妈开明,说你觉得你能学到新东西就行,啥也不会跟我磨叽。只是奶奶会觉得“是不是对老板有点太不忠心了。”
忠心?仔细想想我好像对公司根本没有过这样的意识。每次觉得自己无法再有突破、不能有更多价值时就会果断离开一个环境。忠心的话——老板离了我,哪哪儿都挺好的啊。
尽管被老同学调笑我又双叒叕换工作了时,略略尴尬。
想来想去,会觉得:现在的“公司”已不同于过去的“单位”,员工可以创造的价值要重要于对公司的忠诚。
也许商业和诚信体系再发达一些,人人都可以是自由职业者,哪位老板有需要了,“滴滴招人”一下,解决了问题就走了。这时候当然所谓“老板”也就并不存在了呢。
不过,最让我忧伤的一点是:这辈子我得跳多少次槽、签多少分劳动合同,才能过完这一生啊!
想想,咱们跟别人介绍时,可以说:我麻麻是个老师。
而我们孩子给同学介绍时:我妈啊,做过记者、做过PR、当过老板、发过传单……
心疼我孩子。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我听一朋友打电话,开口直接先问一句:“你那个公司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