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型小农家庭与农村社会的发展图景
(一)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形成
随着农民家庭劳动投入在务工和务农之间的转变,农村社会便形成了一种以“半工半耕”的小农、中农、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
知识点:中农和家庭农场
1.基本概念和特点
(1)中农指当前农村中通过流转亲友的土地形成的 15~50 亩的中等规模农业经营者(贺雪峰,2011),中农的土地流转费用一般较低,体现了农村“熟人社会”中的互惠关系。
(2)整体而言,大多数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在100~500亩之间。根据作者在表三的调研数据,正常年景下,这一规模大致可获得纯收入 10 万元,基本相当于农民家庭“半工半耕”的收入水平;溪水镇家庭农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家庭农场由中农通过流转增大土地面积发展形成,第二种由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后大规模转入土地发展为家庭农场。
2.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中农经济也可视作小农家庭“半工半耕”结构的另一种形态。
由于在劳动安排上,中农的农业劳动投入主要来源于家庭中的夫妻劳动力,而且农闲时节,中农家庭男性劳动力也会到县城周边务工,其家庭收入结构与“半工半耕”小农家庭并无较大差异。
(2)不同点:中农的家庭劳动力更多地投入到农业劳动中
与“半工半耕”小农家庭的不同之处是,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中农的家庭劳动力更多地投入到农业劳动中,即通过增加农业劳动投入以获得更多的农业经营收益。
(二)农民家庭的弹性城市化道路
1.进城购房已经成为农民家庭发展的重要实践
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与21世纪以来农民务工工资和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增长有关;另一方面,与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下农民家庭的财富积累和代际支持机制有关。正是“半工半耕”结构下农民家庭的代际支持机制,有效内化了农民的进城成本,保证了城市化进程的稳定有序
2.弹性城市化
所谓“弹性城市化”,即农村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农民进退有序、往返自由的城市化模式。弹性城市化模式的形成意味着当前农民家庭进城并非是一次性、不可逆的过程,农民可以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进行较为灵活的流动,这也能够避免因农村人口过度涌入城市所形成的“城市贫民窟”问题,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知识点:
“半城市化”:2006年由王春光提出,指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出去后长期不能在城市稳定地居住下来,从而处于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边缘状态。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农民家庭为分析单位,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家庭的基本发展形态。20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农民家庭与市场、制度“互构”的作用下,农村社会普遍形成了“半工半耕”结构,这一结构体现了鲜明的制度化特征。制度化的“半工半耕”结构下,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单位劳动报酬持续增长,农业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化,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农民家庭发展形态—发展型小农家庭。发展型小农家庭既不同于传统的“过密化”小农,也不同于“无产化”小农;它的兴起,可以促使农民家庭得以突破长期以来“过密化”农业的低水平增长陷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中国农民家庭正在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