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样,都希望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是平静、没有叫嚷、没有争辩、没有战争,我也是如此,尤其是当我一个星期才能够和若烯同学相处两天的时候,就更加希望那两天会是特别愉快的、温馨的。
然而这只是美好的愿景,相隔了五天后的再次相聚,由于不同的教养方式,我和若烯同学在吃饭、洗漱、逛博物馆、商场购物以及溜冰等诸多琐碎的事情之间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小冲突。我以为自己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完全的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能够和她和睦相处。
想不到的是,在矛盾发生的时候,我居然也会责备、谴责、用自己都不喜欢的语气对着孩子说教。当孩子索要购买两个玩具而被告知该玩具不在出门之前的计划当中,反反复复纠缠要购买,反反复复发着脾气,摆臭脸对着我扭头就走的时候,真的非常非常挫败。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们的争执更像是两段独白,妈妈同学的话语中充满了说教和无可奈何,若烯同学则是争辩或不予理睬。
“关注孩子的情绪,针对情绪作出反应,而不是行为”、“禁止并不能使强烈的情绪平息”、“和善而坚定”……等等,这些我都懂,也深刻明白怒气会伤害若烯同学,不停的提醒自己,在孩子的急躁、发怒时,要尽可能的努力尝试忍耐和理解,就像一个潜泳者屏住呼吸一样忍着,努力理智着,可当这些冲突持续不断冲击边缘部位的时候,总有一刻大脑会完全不受控制,早期的思维模式蜂拥而至,习惯性说教、指责……爆发出来。
在经历长达一天的自我反省后,打电话跟若烯道歉,我告诉她,妈妈不是圣人,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也会有控制不了自己愤怒沮丧的情绪的时候,尤其是当她反复发脾气,在公共场所扭头就走不理我的时候,妈妈会觉得非常沮丧难过,妈妈跟你道歉,下一次,我们一起努力寻找更合适的相处方式好不好。电话那头的她愉快的接受了我的道歉。
如何释放生气的情绪,这对我和若烯同学来说是一堂重要的课,我要学着用安全的、双方都可以理解的方式将情绪释放出来。现在我依然无法完全避免不再有愤怒的情绪,但我开始试着看到它们,开始去观察那个情绪当下我的私人逻辑,我会试着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处理,可以和若烯同学描述我的情绪,告诉她我生气的原因、我内心的想法以及我希望的行为。
愤怒不是大灾难,可以有技巧的释放出来,而不会伤害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