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将开启一段不可预知的人生旅程。这期间,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失败时的心酸,同样也会有成功时的喜悦。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尽相同的,你所经历的无论好与不好,你都应该一并接受,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经历,你才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一本你自己都读不完的书。
前阵子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路遥的《人生》,深感读完人生只要两天,可是感悟人生却要一辈子。书中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作者塑造的都是一个悲剧的形象。高加林骨子里流淌着自信、自尊、好胜的血液,他虽然是农民的儿子,但打心底里不想成为农民。他富有理想,想通过知识改变他的命运,于是,他努力读书,向往城市的生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也正是这个远大的理想成为了他悲剧人生的根源。
在他高中读完后,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摆脱了当农民的人生。但好景不长,后来被同村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因为关系顶替了。他的内心五味杂陈,一想到马上要回到黄土地,扛起锄头,地地道道的当一个农民时,他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同时,又因为高明楼的不光彩行为使高加林燃起了好胜心。他想要战胜高明楼,就必须到城市去发展,随后马占胜为高加林开了后门,使他成为了一名通讯干事,他的才华和能力很快受到了别人的欣赏和仰慕。但他不安于现状,又或者说在这个位置上,他觉得自己配得上黄亚萍了,想随她回到她的家乡这座更大的城市发展。
其实高中的时候,黄亚萍就一直喜欢才华横溢的高加林,只是她不能和他一起当农民,因而选择了张克南。黄亚萍和张克南是门当户对的,他们已经走到了快结婚这一步了。但当高加林以一个通讯干事而不是农民的身份出现在黄亚萍面前时,她反悔了,她爱的人是高加林,因此,她悔婚,坚决的想要和高加林在一起。然而高加林当时的女朋友是村里美丽的姑娘刘巧珍,巧珍是村子里有钱人的女儿,她有漂亮的脸蛋,却没什么文化。可无论父亲有多反对,巧珍还是义无反顾的喜欢着高加林。她也深知,当他到城市发展后,她或许会被抛弃,可她还是一直等待着。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高加林向她坦白自己和黄亚萍在一起了,巧珍很伤心,但选择了放手,成全他们,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啊,如何不让人心疼?然而他也未能如愿和黄亚萍在一起,他走后门当上通讯干事的事被张克南的母亲举报了,他所有的梦想瞬间成了幻影。他痛苦,绝望,收拾行李踏上返乡之路,当他再次回到黄土地的时候,他曾经心爱的姑娘巧珍已经嫁人了。
高加林沉沉地跪在黄土地上,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啊……”生活残酷地惩罚了这个轻浮狂躁的青年,命运无情地打击了这个出身贫寒而才华卓绝、不甘平庸但处处碰壁的青年。面对无尽的悲伤,黄土地以它的宽厚再一次接纳了主人公。高加林这一跪,其实是路遥的一跪,也是我们的一跪。这是一种理性与情感的回归,这是一种对黄土地五体投地的敬畏。
“头戴斗笠,脚穿木屐。”是年已62岁的东坡居士被一叶孤舟送到荒凉之地海南儋州后的形象。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可心性豁达的东坡居士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挥笔豪迈地写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诗句。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苏轼在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满腹经纶的文学家,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经沧桑。
嘉佑元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随其父苏洵自偏僻的家乡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佑二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让他们惊叹。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而欧阳修却以为其文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了第二。
而后在欧阳修的高度赞赏下,苏轼声名远扬,每当他有新作,必定会传遍京师。然而就在这时,其母程氏病故,他随其父回乡守丧。守丧期满后,他回到京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做了凤翔府判官。其后,其父病逝,他回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回到朝廷,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之后他主动请缨到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当苏轼上任后,给皇帝写了一封《湖州谢表》,信中写到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之类的语句而被新党中的政客以苏轼有讽刺朝廷,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之意,而将其逮捕,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也是苏轼人生经历中致命的一击。
在这件事后,苏轼先后被贬到湖北黄州,广东惠州和海南儋州,总之,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和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即使他的一生起起落落,怀才不遇,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禁令我折服。
“水无波浪不美丽,人无挫折不伟大。”这是爸爸时常对我说的话,昨晚晚饭过后,和爸爸一起散步。路过一家盲人按摩店的时候,他说:“最近总感觉很疲惫,我进去按摩放松一下。”我说:“好啊。”随即尾随进去,里面坐着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是双目失明的年经人,我有点惊讶,印象中盲人按摩店的盲人基本都是叔叔辈的,而这是一个小伙子。
于是,我和他闲聊起来,他说:“我不是先天性双目失明的,是小学的时候太顽皮,打篮球打到眼睛而导致双目失明的。”“那现在的医学技术这么发达,能治好你的眼睛吗?”我问道。盲人哥哥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治疗失明这一块的技术还不算成熟,而且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已经习惯了。其实也没什么,有盲文。”我说:“当你得知你看不到的时候,一开始能接受吗?”“当然不能啊,可是能怎么办?不还是要好好的活下去吗?我生活能自理呀,我一个人去广州的盲人按摩学校学习,还一个人去北京等地……”他慢慢地复述着。
我默默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我想他本该和常人一样能看到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的,只是他的人生因为一次疏忽而改变了。好在他并没有顾影自怜、终日抱怨、消极堕落,而是一副自力更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模样。
杨绛先生道:“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笔尖旋转,落下的文字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