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要不断的关注和评估现实事件对来访者造成的心理影响是什么,而不是我们感兴趣的概念和定义,或者现实事件是什么。
当我们去关注概念和定义是什么的时候,实际上就把对方从“对他/她的心理影响”上一下子抽离出来,到了“如何识别”上了。
一旦咨访互动进入到“如何识别”上的话,等于咨询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既然你引导我给我这个问题做一个识别,那我可以配合你做一个识别,识别完了以后呢?接下来就该我问你问题了,你得给我个交代。”
打个比方:
来访者说:“这个人把我的粮抢了。”
咨询师问:“抢了多少斤?”
来访者说:“抢了一百斤。”
......
“我告诉你,我现在跟你谈的是人家把我的粮抢走了,你问我粮被抢了多少斤,我说一百斤,那你问我,你觉得这个粮该不该被抢呢?那我当然说不该被抢啦。”
“那你是不是接下来就得跟我探讨:既然我不该被抢的话,接下来就是我打算怎么办?”(是不是变成这个问题逻辑?)
“我打算怎么办?我当然没办法了,那你有没有办法?我是不是得问你了。”
为什么我不断的谈心理工作是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上跟对方进行互动,不是说应该用什么办法。一旦用方法论、用办法来互动,我们只能探讨办法,最后咨访互动的结果就是咨询师一定要给办法。
咨访互动一旦互动成咨询师给办法的话,来访者的成长从哪儿成长?她的成长就没机会了,她的成长只能被你限定。
要不然你拿出办法来,要不然拿不出办法来,无论拿出来还是拿不出来,结果都不会怎么样。拿不出来,这个咨询就失败了;拿出来办法结果又能怎么样?这个问题拿出办法,还有下一个问题呢。有本领你一直拿办法,总有你拿不出办法的时候。
造成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依赖性,因为你能一直给办法。
“你把我的依赖性培养起来,我一直跟你要办法。”
“我的依赖性没培养起来的话,我觉得你对我的个人提升和成长,或者对我的理解,我觉得有距离。那我跟你的探讨就不会继续再深入到我的心理需求层面去探讨,而是在问题和办法之间进行探讨。”
你们的咨询工作就变成这个水平。要不然来访者直接问你要方法,要不然你得制造话题来形成方法论,最后这个问题用这个方法来解决掉。但是无论你解决还是没解决,你跟来访者的需求和来访者心里想要继续的那个部分都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