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的舞台上,每一个演讲者都希望自己的话语能够触动听众的心灵,获得他们的认同与尊重。然而,这并非易事。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早在1943年就为我们揭示了人类需求的奥秘。在他的《人类激励理论》中,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于演讲者来说,满足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他们在舞台上追求的目标;而对于听众而言,他们同样渴望在尊重的层次上得到满足。
那么,如何在演讲中满足这些需求呢?答案就是——“共情式激发”。
一、共情式激发的重要性
1.共情式激发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共情”,简而言之,就是能够与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拉近彼此的距离。它不是简单的奉承,而是建立在理解、认同听众的基础之上的情感交流。当演讲者能够与听众处在同一个情感频道内,他们的话语就更容易打动听众的心。
想象一下,如果演讲者在开场时紧张得手都在抖,但随着演讲的深入,他逐渐找到了与听众的共同点,通过分享共同的经历或背景与听众建立起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握手,让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境下,演讲者的紧张情绪也会得到缓解,而听众也会更加投入地聆听他的演讲。
2.共情式激发缓解演讲者的紧张情绪
对于许多演讲者来说,紧张是他们在演讲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情绪。有时候,这种紧张情绪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发挥,让他们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然而,通过共情式激发,演讲者可以在开场时为自己和听众创造一个缓冲的环节,从而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
当演讲者开始与听众进行简单的互动时,他们之间的隔阂会逐渐消失。听众的冷漠和毫无反应也会随着演讲者的共情式激发而逐渐融化。一旦演讲者成功地与听众建立起情感连接,他们就可以更加自信地展开自己的演讲,而听众也会更加投入地聆听他们的分享。
3.共情式激发建立与听众的“关系”
在演讲中,与听众建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关系”并不是指实际的人际关系,而是指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在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和联系。当演讲者能够通过共情式激发与听众建立起这种“关系”时,他们的演讲就会更加受欢迎。
利用“关系”进行演讲并不是一种牵强的手段,而是基于真诚的交流和共享的情感体验。当演讲者真诚地与听众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时,听众就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热情。这种真诚和热情是建立长期关系的基础,也是演讲者赢得听众尊重和喜爱的关键。
二、共情式激发的方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这种神奇的激发方式,让演讲更加动人心弦。
1.认同与赞赏:拉近心灵的开场白
想要获得听众的认同,首先要学会认同听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和那些了解、认同我们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让我们感到舒适、自在。同样,在演讲中,演讲者也需要通过认同和赞赏听众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演讲时,一开场就表达了对听众的尊重和赞赏:“今天的听众来自美国西部最伟大的城市,这里出过林肯总统、格兰特将军这样的伟人,这里的人民最突出最明显地体现了美国人的特点。”这样的开场白,让听众感受到了演讲者的尊重和认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共鸣。
2.共同经历:情感的共鸣点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聚会上,当发现某个人和我们有相似的经历时,我们会立刻觉得亲近起来,话题也会源源不断。同样,在演讲中,如果演讲者能够发掘和听众共同的经历,就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开场就提到了自己在北大的求学经历:“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这样的开场白,让听众瞬间感受到了演讲者的真实和亲切,仿佛他就是自己身边的一个朋友。
3.巧合性渊源:意外的共鸣
有时候,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共同经历,但总有一些巧合性的渊源能够让他们产生共鸣。这些渊源可能是共同参与过的活动、对某些方面的共同了解,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交集。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巧妙地提到了中国和耶鲁大学之间的渊源:“过去的20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大学我才知道,其实它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这样的开场白,不仅让听众感到意外和有趣,还让他们对演讲者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心和期待。
4.真诚至上:共情的基石
在运用共情方式时,演讲者需要牢记一点:真诚至上。无论是认同与赞赏、共同经历还是巧合性渊源,都离不开真诚这个基石。只有真诚地对待听众,才能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真正产生共鸣。
三、共情式激发的误区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在追求共情的道路上,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
误区一:过度的感谢词
我们都知道感恩很重要,演讲开始时向听众表示感谢也是应该的。但问题在于,有些演讲者一上台就滔滔不绝地感谢这个、感谢那个,仿佛全世界都欠他们一个人情。这种铺天盖地的感谢不仅显得虚伪,还会让听众觉得厌烦。真正的感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敷衍。演讲者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演讲的内容和质量上,而不是试图用一堆感谢词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误区二:空洞的吹捧
与过度的感谢相比,空洞的吹捧更是让人无法接受。有些演讲者为了取悦听众,会毫无根据地夸赞他们,仿佛听众是世界上最聪明、最优秀的人。然而,这种吹捧往往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不仅不能让听众产生共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演讲者是在忽悠他们。因此,演讲者在夸赞听众时,一定要基于事实和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盲目地吹捧。
误区三:不恰当的比较
在演讲中,有些演讲者为了提升气氛或展示自己的幽默感,会拿听众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比如,“你们是我见过的最热情的听众”这样的言论。然而,这种比较往往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方面,它可能会让被比较的群体感到不满或受到冒犯;另一方面,如果比较不恰当或过于夸张,还会让听众觉得演讲者是在刻意讨好他们或制造噱头。因此,在演讲中,演讲者应该尽量避免进行不恰当的比较,而是专注于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参考文献:王琳,李凤仪,陈秋颖.荣耀时刻:用“话”图纸轻松搞定18分钟演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