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
《南山经》记录了以招摇山、柜山及天虞山为首的三列山系的自然风貌、其间出没的鸟兽及其出产的物品。
京杭道里图(局部) 清中期 绢底 彩绘 青绿设色 纵78.5厘米 横1783.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幅清代中期的地图,从北京到杭州,将大运河沿途的地形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相应的地理方位,又形象地反映了山水风光,堪称一幅地图与绘画相结合的杰作。
关于《山海经》的成书,《山海经》研究专家张步天教授认为,它是古人根据西汉之前各朝各代人所走的二十六条路线的考察结果写成。由于各路线并非成于一时,故各图所反映的年代也有别。本图根据张步天教授《<山海经>考察路线图》绘制,图中记载了《南次一经》中招摇山至箕尾山的地理位置,经中所记十座山,实则只有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