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介绍,是他以前的一位同事,他把他和那位同事的聊天记录给我看了,她跟朋友说了一大段话,是很有心的想让人介绍找个对象,其它的话大意是说我社交圈这么小,整天宅在家里看书,画画,肯定会注孤生的,所以想找人介绍。
我看了聊天记录,觉得感同身受,我也经常说自己注孤生,注孤生的。于是激动地加了微信开始聊天,刚开始互相介绍了各自的基本情况。发现她特别内向,文静,她也说过喜欢文静、稳重的男生。后来聊得干巴巴的,很无趣的内容,比如问你在干嘛?我在看电视。就没然后呢?她聊天经常用嗯来结尾。我也不是一个会撩妹的人,这样聊天,真是一种挑战。
我有这样的判断,如果刚认识的对方,不回你消息的话,那就得有点自知之明了,说明人家不想理你。如果你问对方问题,她回答了,并不会反问你,说你呢?那说明人家对你就没兴趣。这个就属于后者,于是就没有联系了...
2
还有一个朋友介绍的,说是性格很开朗,果然是的,刚加上好友,主动给我打招呼。后来看到她朋友圈有一条消息是发怒的,指责某人惹她等了半天...这我觉得她挺有个性的。而且我性格的一些特征一度也是我的困扰,所以我特别欣赏这种性格。
所以我两刚开始聊得挺好的,如果聊天按照这四个程度分:寒暄-事实-观点-感受,那么我们是聊到了观点这个阶段,曾一度她经常向我输出自己的观点,果然是性格开朗的人,话也比较多。如果到达感受那一阶段,诉说我今天的喜怒哀乐,甚至还关心你的感受、喜怒哀乐的话那基本上就能成了,可惜的是没有达到。
有一次意见不合,可能是讲了大道理,百密一疏的我,一直告诫着自己要保留观点的,却还是漏了嘴,她直接回了句你开心就好,以表示自己的不满;再一次,我来了个尴尬的玩笑,还发了几条消息,就没理我了。按照上面提到过我的判断,就没找她了。
3
刚开始都觉得跟对方很像或者是想成为对方,没想到结果都不怎么样。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巴纳姆效应:很多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也会刻意去搜索一些证据以迎合这些说法,然后进一步相信这是特别准的。
按照这说话或许我正是迎合别人的特征,硬是想跟人扯上联系吧。
4
前不久,某一公众号发起一个相亲活动,我翻好半天的,找一个女生,她的表述是这样的:希望对方喜欢看书,要有礼貌,心胸广阔,要能包容。
我又感同身受,这不就是在说我吗?我立马加她,通过消息里还认真地介绍了自己。像之前一样被介绍刚开始的心情一样,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动。
可是按以前的结果来看,我却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