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高中生都会对南霁云这个相当漂亮的名字有点印象,在历年各地的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那一部分,曾经一度可以找到他的名字。
似乎名讳嵌入云字的人都有一种非凡的气魄,赵云赵子龙单骑救阿斗,关云长关二爷斩颜丑诛文良,这些响当当的名号至今依旧是后人心头的爱和伤,是被奉为圣人神明的英雄。
但是,南霁云与他们不同,他的生平事迹总结起来不过百字:年少家贫,投入张巡部下,后领精兵先后奔彭城、临淮乞援,不得,自断中指,置骂而出,射半箭以明志,冒险反睢阳,十月,睢阳城陷,张、许、南数十余将为叛军虏,叛军妄降之,皆呼大义不屈,凛然赴死。
可这区区百字里,道出的苦涩与绝望岂是一个屈居西部的蜀国可比得了的?
便借这个契机重新温习一遍“守一城,捍天下”的大唐旧事吧。
《旧唐书》里没有单独为南霁云作传,能找到关于南霁云的蛛丝马迹的文章一是《旧唐书·张巡传》,二是韩退之的《张中丞传后叙》,而后一篇则有幸一字不落地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
当年年少,一字一句读来并不觉凄厉异常,今日重读,心中却像亲历者一般压抑难受了一整天,对唐朝而言,睢阳保卫战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城市保卫战,更是一次护住了唐朝心脉的以少胜多的苦战——国土不宁,数月无援,饿殍蔽野,开弓不能,宰杀战马,张网罗雀,苦守尺寸,杀妾分食,这一幕幕放在任何时代都是让人心生怖意的画面,尤其是食人这一点,那原本是最有可能出现在乱世的违背人性的场景,春秋时楚人易子而食已经为后人痛心不齿,何故许远和张巡争相效之?既知城破在即,为什么不动员城中老弱妇孺同生共死作背水一战,反而杀之食之?
反对藩镇割据、维护集权的韩退之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所欲忠者,不过国与主耳。
对于元气大伤的唐朝来讲,这就够了,毕竟身处那种动乱时局,活着的人能全心全意信赖的只有自己和死人。
当年曾不喜韩退之的文风,认为其议论文冗长无趣,观感不佳,不如苏东坡的《赤壁赋》可读性强,生动活泼,也不如诸葛丞相的《出师表》动心伤怀,令人踌躇满志,但彼时哪里知道,在家国天下的大命题上,韩退之对小人愚见力道十足的反驳,掷地有声的论证才是让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最具共鸣的东西,“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读至此,念起中文老师向学生们灌输的“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在读完《张中丞传后叙》之后,不妨将其也列入其中,曰:读《张中丞传后叙》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义!
睢阳保卫战结束1259年了。
云消雪霁,古瓦不存,唯将军祠堂,南升三尺香。
小子无能,亦愿承君之大义,推杯盏,迎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