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喝茶么?
好几年前,90后势力还没有成型的时候,就和朋友因为这个话题打过嘴仗。
“被咖啡、可乐和快餐熏陶着长大的90后,怎么可能还老神在在地约聚在茶馆里,一泡老茶一碟瓜子厮混半晌……”这种认识自然遭到各种懂茶朋友的强烈鄙视,嫌弃我不懂“传统茶文化的强大感染力”。
前几天在办公室,偶然提到这个话题,95后小丫头丁小碗立刻表明观点,“我们喝茶,我们喝奶茶……”看到我诧异的眼神,小丫头立刻理解我说的茶不是她的那个茶,迅速指向另一个95后,“王胖子是个另类,她喝茶……”
一番威逼利诱,两个95后给我写了她们喝茶的体验文章,还勉为其难回答了诸如“如何看茶文化”之类的无聊问题:
丁小碗的茶
一个依旧充斥着雾霾的日子里,终于“喜提”了喜茶。说不清喜茶什么时候火起来的,只是微博、朋友圈这些日常必刷的平台都已经为它沦陷,朋友圈里永远在“排队”,直播着西安第一家店的火爆,虽然十分好奇,但终究敌不过懒惰的身体,观望着,看什么时候人少了再去。
预想中人不算多的周一晚上,终于喝到了喜茶,排队45分钟。
排队的意义,“喝”并不是答案
这家喜茶DP店的店面不小,装修比较简洁,以灰色为主,水泥和不锈钢元素充斥整个空间,墙壁上走动的钟表变换着图案,这样的设计从视觉上首先给人以好感,符合我们对“高颜值”的偏爱。
“DP”,本以为是某种代码,查了一圈,结果还挺让我惊喜。喜茶DP计划,全称为HEYTEA DAYDREAM PROJECT(白日梦计划)。在古都西安的第一家门店,主题是“Endless Time 向古都致敬”。在这里与新生代探索西安沉稳的古老,日新月异的未来,与城市的结合,跨界的合作,作为一家饮品店,不得不说还是挺酷的。
点了三杯饮品,味道不错,果肉丰富,带着茶的清香,但如此长久的排队等侯,我觉得主要来自“网红效应”。如今,各种美食、店铺、各类产品都被冠以“网红”,连西安整座城市都变成“网红”,风靡抖音。
有品质的环境,具有设计感的包装,高颜值的饮品,都满足了我们的品味需求,而这种排长队式的购买,满足的不仅是味蕾,更是一种符号化的消费,我们更享受分享后的满足感。
新式茶饮有多少“茶”?
前几天,“奈雪的茶”创始人怒怼“喜茶”抄袭,作为消费者,是否抄袭否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在这场怒怼之中一个词引起了我的注意—“新式茶饮”。
新式茶饮是将中国茶与奶茶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入奶盖、水果等,对于开始接受“保温杯配枸杞”的年轻人来说,我们也在关心养生,茶、果汁等更健康的饮品也成为了我们更好的选择。
对茶的最大印象:走家串户各种会面都必不可少倒上一杯茶,白水略显朴素,加上那么一撮茶立刻有了升级,也更显尊重。而对我来说,茶其实就是一种饮料,对茶我没有那么讲究,迄今为止也从未体验过一次真正的茶道。适量茶叶一杯开水,就是我日常的一杯茶。
奶茶好喝但也一直受到诟病,被贴上各种不健康的标签,从小到大,当你手捧奶茶出现,妈妈那句“少喝点”也随之而来。新式茶饮的出现像是一道曙光,茶的融入是锦上添花,也成为心里的慰藉,作为基底出现的茶,被演变出各种风味,对于多数不懂茶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融合更好喝,更易被接受。一直以来茶给我们的感觉是太过深奥,总给我们一种距离感,很多人还没有去接触就可能已经否定了。
新式茶饮或许是“茶”观念的一次转变,或许它不能完全代表茶文化,但至少新式茶饮让“茶”走进了我们的视线,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茶。
王潇涵的茶
周天太冷了,冷的我脑壳里的水水儿可能冻住了,跑去排了喜茶。下单成功的那一刻我看了一眼,我老天,85位,可有的等了。半个小时过去了,薛总终于来认领了我这只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鹌鹑,茶还没好。又跟寒风搏斗了一会,在鼻涕冻成棒棒之前,这茶终于好了,12:56——13:44,全程48分钟。
薛总喝下去的第一口,我在旁边蹦跶着赶紧问体验。薛总随口评价六个大字:“罢了吧,一般吧”。寒冬腊月,如坠冰窟。
买都买了,队都排了,喜茶也不能当后悔药,赶紧给脑袋贴上暖宝宝,化掉里面的冰疙瘩认真给薛总进行了一下非专业测评。
喜茶的布雷波波茶跟鹿角巷的黑糖撞奶是有点像的,但珍珠更软,黑糖味更重一些。虽然没有花里胡哨的黑糖挂壁,但其分层明晰,黑白分明,奶味较重,裹着味蕾。黑糖肯定是给足了,甜味也比较重,但甜而不腻,尤其是冰的,口感更好一些,不像别家的感觉在喝一杯纯奶。据我愚见,肯定里面不仅仅有牛奶,应该是有脱脂奶的,才能提起这个奶味。至于薛总的那杯热芋泥波波茶2.0,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升级版,但普通版没喝过,别家也没看到过,就不胡乱评价了,不过芋泥划过舌尖沙沙的感觉着实不赖,也可能是我少见多怪。
跟薛总噼里啪啦讲完上面这一圈,薛总说:“我就喝个新鲜,喝个全西安就这一家。”得,要不是看您也吸溜上鼻涕了,我真能把您煮成芋泥。
作为一个易发胖的胖子,奶茶在我这是不作好的。或者说,它取代不了传统茶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小时候不爱喝白开水,总觉得跟毒药似的,但奈何体弱多病,尤其是这扁桃体,隔三差五就发炎,一个月一次挂水这都算好好保养了,去了医院,医生总免不了叮嘱一句“多喝水”。
喝饮料是不可能喝饮料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喝饮料的。(注:这一句laoegg完全没看懂,请教王潇涵才知道自有出处,然而还是不懂。)
记得一次刚刚退烧,一时兴起整了一瓶橙汁,体温表直接烧到顶。护士大姐扎下肌肉针的那一瞬间,伴随着我的惨叫,“多喝水”成了我的人生信条之一。
白开水还是不喝,扎针也不喝,倔强。爷爷往大凉杯里扔的一把茶叶,就是我的救星,我生命的曙光。茶叶,也成了在我心里代替饮料的存在。
再长大些,嘴开始挑了,开始讲究仪式感,即使一个人猫在飘窗上,也要先拾掇好十九块九包邮的茶海,插上一根线香,再掸蒲团方敢落座。
去茶馆则更慎,不熟悉的茶定要偷偷查好资料才敢理直气壮地点单,生怕朋友问起答不上来。茶馆的茶,虽不能统统保质,但胜在品类繁多,有许多茶种可供尝鲜,好的茶馆供人选择的壶也多,遇上讲究的老板,壶都是按茶分好的,包你入口不串味。
于我而言,传统茶是用来品的,茶包则是牛饮解渴的,茶包再好,且浇它三泡,必会索然无味,但传统茶,七泡之后仍有余香……说是求个味吧,仔细想想更多是求个心境。静坐下来,烧壶开水,慢慢冲泡,看着茶叶舒展,偷这浮生半日闲是能喝出心境的,至于端着塑料杯子用吸管嘬着喝的茶,恕我实在喝不出感觉。
这个年纪,自由生长,句句押韵,“快”是必然的。但有时这种无意义的慢,却仿佛是一段话之中的句读标点,或许没有也没关系,但因其存在, 一段话才变得重点突出、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而非平铺直叙一口气就念到头。
久累凡尘,三尺躯身不由己,三寸心利欲勾牵,但茶泡下去的那一刻,时间是会变慢的。等片刻后,一饮而尽,重新融入外界的浮华,红尘扑面,听到喧嚣的那一刻,踏实感,才随之而来。
茶中有一方世界,我须得守住。
95后是怎么看待喝茶这件事的呢?茶文化有利于我的心态平衡,解决我的精神困惑,提高我的文化素质;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利益,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我扯不下去了,我们坐下好好喝个茶好咩?
茶的世界,简直就是折叠空间。
传统茶的爱好者,正襟危坐,各种名词在嘴里流淌,彼此交换着欣赏的眼神;小罐茶是异类,演绎了商业营销的传奇,但被黑成了“智商税缴纳器”和“虚拟货币”;而喜茶、奈雪这些,用各种鲜艳的混搭,勾引着90后排长队、刷抖音。
同样的场景也在咖啡世界上演。早些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所传递出来的小资矫情和阶层感早已荡然无存,也再没谁点一杯蓝山或爱尔兰咖啡就与小姑娘深度畅谈浪漫咖啡故事。
星巴克、costa还在拼命扩张,又来了小蓝杯这样的新力量。茶与咖啡的战争还在上演,但战场却好像不是早先那个战场。
早已与麻将桌联姻的老式咖啡馆和茶馆,伴随着昏暗光线和插满烟头的烟灰缸渐行渐远。很多行业和战场都在被重新定义。但定义者却不是早先就在这里的那些人,而是一些新来的人。
老炮儿们还在努力用旧逻辑旧规则解释新变化,新来者却说,这世界本来就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90后说”至此已经10期,益读社邀请90后来讲故事,并不是因为他们做出选择、付出努力和牺牲就一定是对的,而是想传递一种对变化的观察。就如这茶,喜欢或者不喜欢,承认或者不承认,它反正是在变。
这些90后,他们就是变化的力量,他们就是变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