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作者贾平凹以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展现了小时候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赏月、寻月的童年趣事。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参照学习指导,以探寻月亮足迹为情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基础知识
1.认读词语
2.多音字“悄”“累”
3.理解词语“面面相觑”
二、把握文本,厘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说一说月亮的足迹都到过哪里?
2.厘清课文脉络。
三、感悟趣味
1.再次朗读课文,交流自己觉得有趣的语句。
基础知识看似简单,所以教学设计时,为进行仔细安排。学习多音字时,我只出示了读音和词语,学生做笔记。如果此处能设计成情境题,选择正确的读音,更符合新课标创设情境,灵活运用的要求。如果理解词语时,能将文中句子出示出来,在句中感知词意会很好些,这与阅读理解更加贴合,与新课标要求更加贴近。
把握课文内容,厘清文章脉络环节进行顺畅同学们能很快找到月迹到了哪里,在提示下,也能梳理出中堂、院里、河边三个地点总结出中堂赏月、院里寻月、河边寻月三部分内容。
课堂教学重点在于感悟趣味部分。我先以中堂赏月部分为例,抓住重点语句,品味月亮变化过程的动态美,以及作者的童趣。然后请同学们从静态美或动态美、作者童趣角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有了参考范例,同学们交流有效、有趣,涵盖了全文各部分内容。
本节课进行顺畅、轻松,精简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学习范例,让整个课堂更具实效。最后,我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课文展现的静态美、动态美,以及富含童真童趣的语言。如果能渗透朗读指导,课堂会更具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