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甚至连着的两个县城也说着不同的方言。作为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从小到大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方言,因为能看懂电视,所以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中文还可以。2014年到河南上大学,报名的时候,一位穿黑色裙子的学姐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黄怀鋧(xian),然后她又说了一句:额,麻烦你再说一次。是的,我说了三次她也没听懂,为什么?
这也难怪,因为我这充满广西口音的中文把我的名字念成了wang wai sian,她当然听不懂。在广西的方言里,基本是没有嘴唇和舌头动作的,所有的h,zh,ch,sh都是没有的,所以我的中文发音中也没有这样的嘴型,说出的中文自然是带着浓重的口音。可悲的是,我说自己的名字说错了18年,居然还不知道自己错了,直到上大学之后才知道的。
因为任何一个系统,无论是个人,还是某个商业帝国,或者流传上千年的文化,都是具有遮蔽效应的。我们看自己总是好的,如果要挑自己的毛病,可能很难找出来,但请别人一说,就可以说出一大堆。就像我在18岁以前一样,总是感觉自己的普通话还不错,但到了新的环境,马上就能看出来自己的普通话有多差,再差的话就不是普通话了。
你可能会说你自己很聪明,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但一个文化尚且有遮蔽效应,何况你呢?儒家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时代,在农业时代,我们的GDP可以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在宋朝,我们的技术发明总量占到了世界技术发明总量的70%,人口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40%。所以说儒家文化在唐,宋,元,明,清这段时间发展到了顶峰,但到了大清,一切都变了。很多人觉得大清是腐朽的,但大清恰恰是儒家文化发展的高潮,如果没有大清,我们的疆土会少得可怜。大清的皇帝也是最勤奋的,有多少个朝代可以像大清那样出现康乾盛世呢?而且大清对文化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考据学的程度,是逐字逐句考察。所以大清绝对不是腐朽的,它反而是儒家文化的发展最灿烂的时代。既然如此,为何大清又会没了呢?
不是儒家文化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儒家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适应于农业文明,而工商业时代的到来,使得儒家文化建立起的大清帝国瞬间倒塌。因此,与其说是东西方之争,不如说是东方的农业文明与西方的工商业文明之争。
所以,无论你聪明与否,都会做蠢事;无论一个企业做的多大,都有可能像诺基亚一样,死了也不知道哪做错了;无论一个文化衍生出的帝国多强大,最后也会慢慢走向衰落。形成这一切的主要因素都是遮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