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最近一直在忙碌新家的装修,其中最令我感慨的不是监工的辛劳,而是面对陌生人、推销员,甚至是邻居来参观我家时所提出的看法。
我是在看完装修说明书之后,才第一次知道装修期间是不可以拒绝其他人来参观的。一开始我觉得这样的规定也没什么,等于大家互相监督对方有没有对房屋进行不合理改造,但现在我真希望这样的说明后面再加一句:可以参观,但请保持沉默。
我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意见,是因为我家的卫生间。
来过我家参观的人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都不满意我对我家卫生间的设计——因为我在狭小的空间的里,硬塞了一个泡澡的木桶。
而这些看客不满意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
有人会直接带着一脸嫌弃的表情与口吻说:“这都什么年代里,家里还放木桶,小姑娘,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有人会带着斥责的口吻质问我:“你家卫生间地方这么小,你这设计的太不合理了。”
也有人像看奇葩一样的看我,然后说道:“别人家的卫生间都是淋浴房,你家为啥不弄一样的。”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等等等等……
一开始出于礼貌,我会简单地做一下解释,告诉他们泡澡是我的个人爱好,所以在卫生间放木桶是我的硬性要求。
而我得到的反馈态度永远是:你解释再多也没用,我说不好就是不好。
若我真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设计,如果我问他们,我想泡澡的时候怎么办,他们肯定又会说,这是你家关我什么事。
文明社会我尽量不爆粗口,于是后来再有人提出质疑,我通常都会冷着脸回复一句我喜欢就好,不然就把他们的话当空气,爱挥发到哪里就挥发到哪里。
在整个装修期间,我也有参观过别人的家。参观时若是遇到自己喜欢的设计,我会夸赞几句,若是不喜欢,我会保持沉默,临走时客气地说一声谢谢。
于我而言,我参观的目的也只是想看看别人家的设计是否有我可取之处,至于别人的生活喜好与习惯,我也没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因为家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私密的地方,这里不需要像商场一样装饰奢华,或者一定要追随当下流行的设计,家之所以舒适,全是因为家里的布局都依照着自己的习惯设计而已。
2、
装修结束后,再回想起这些人时,我竟然惊奇地发现这样令我不舒服的感觉似曾相识。
我出生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县城里,在这里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每年都有一个流行色。
这个流行色究竟是谁声称的,我不晓得,只知道每年年底大街小巷都会塞满穿着相同颜色衣服的人。
在这些所谓紧追时尚潮流的人心里,还有一个共通的毛病,那就是看不起那些坚持自我的人。
比如我。
我个人的肤色与气质更适合穿浅色衣服,尤其是白色,这一点我心知肚明。
记得有一年冬天,县城里的流行色是那种深到有些发黑的紫色,只要你逛街逛到卖服装的地方,所有的售货员都会不遗余力的推荐“今年的流行色”。
我自然婉拒了她们的好意,然后在那些浅色的衣服堆里挑挑拣拣。然后她们像看奇葩一样的眼神扫了一眼我,便不再理我,仿佛不追随流行色的顾客都不配她们热情款待一般。
我一直都觉得这是这个县城最可笑之处,因为每年的流行色我在时尚杂志从未看到过,但这个县城的人们还是为了成为雷同的仿制品而忙的不亦乐乎。
后来我离开了那里,来到了上海,我发现那里的人反而穿的都很随意,更没有所谓的流行色,合适舒服才是首选,其实生活本该如此。
这几年我也偶尔回过几次县城,发现那里的人们也在发生改变,商场里的服饰不再是清一色,大家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
我很欣慰,这个县城和这个县城里的人,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属性。
3、
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都爱有个性的人,不单单是这个时代,以前更是如此。
那些坚持自我的人,在岁月的洗礼下越发独特,而那些随波逐流,把自己活得跟一年四季似的人,我们大多都忘却了。
我很喜欢看唱歌比赛,有一次一个女孩无论从声线到妆容都像极了张韶涵,刚出场就得到了大家的欢呼,一曲结束,女孩满怀欣喜地等待评委的点评,结果评委却说:“你觉得歌坛还需要第二个张韶涵么?”
观众犹如醍醐灌顶一般,都若有所思地点着头,他们仿佛都在回答评委的问题,“是啊,不需要了”。
所以啊,生活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属性,我们就更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有点自己的小坚持。
生活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正是因为你活得永远像你自己,而不像其他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