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少的不仅仅是年味儿,而是……
作者|予墨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意思是说:好想回到小时候再过一次春节。
小时候过年是怎样的?
大人小孩都盼着过年,节日气氛特浓厚。因为过年可以买新衣服,过年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大人也不用干活,父亲在过年前十天就忙着写对联,置办各种年货,母亲忙着做新鞋,奶奶忙着剪窗花。
作为小孩的我们,最期待的就是今年能买什么新衣服、新鞋子,压岁钱可以收多少?一套几十块钱的衣服足以让我们高兴大半年。不知多少次从衣柜里偷偷的拿出来试穿,初一的前一天晚上抱着新衣服兴奋地大半夜睡不着觉。
我记得,当时家里没有电视机,看不了春晚,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听爷爷讲故事,打牌,玩游戏,一直到大半夜。最期待的就是这顿年夜饭,因为这真的是一年当中吃的最好、也是最开心的一顿饭。
网络时代的今天,电视,电脑,手机都可以看春晚,反而觉得没意思,甚至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年夜饭?得了吧,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吃。压岁钱?抢红包的钱比这多多了。
大年初一,小孩总是开心的穿上新衣服,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珍贵的窜天猴、摔炮、擦炮、等各种东西,到田间地头想尽各种花样去放。
那时候的爆竹是小朋友们的宝贝,如果能有人肯将自己的擦炮分给你半盒,那恨不得跪下来梆梆磕头。特别是到了十五要放烟花时,小伙伴们提前打听哪家的烟花最多,然后当天晚上转着去看,要是能有机会放一下,更是能激动一晚上。
如今,只要高兴,随时可以去买衣服,鸡鸭鱼肉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但反而村里变得冷冷清清,大家都蜷缩在家里玩手机,打麻将,母亲一次一次把热好的饭菜再端下饭桌,自己也不吃一口,这样的年不再令人期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过的貌似不是年,而是寂寞。
每到年底,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年太没意思了;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过年;还不如继续上班呢。
有人说,是我们长大了,越来越忙了,所以年味才会越来越淡了。
我觉得是我们少了期待,少了仪式感,少了和身边人的联系。
什么是仪式感?就像法国童话小说《小王子》中狐狸说的那样,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是啊,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是把一件单调普通的事变得不一样。
就像吃早餐,你可以在上班的路上买两个天津狗不理包子来解决,也可以早起慢慢准备,煎一个荷包蛋,再配上精心挑选的水果来做拼盘。像《蒂凡尼的早餐》里的那样,赫本身穿小黑裙,优雅地吃着可颂的样子,真美!
它也像爱情,不管是情人节,还是纪念日,你都可以提前一个月精心去准备一份浪漫的礼物,不一定很贵,足以让她充满期待和感动。
这些仪式让我们在剩下的三百多天里有东西可以回味,想想就可以开心。
仪式感不是做作,不是俗气,是平淡生活里总要有的调味品,留一个仪式的时间感受日常里的珍贵。
期待,就像每个女人希望可以遇上白马王子,也像每个小孩希望第二天天亮可以在袜子里看到圣诞礼物。
期待穿新衣,拿压岁钱。
学生们期待假期,可以放肆的玩耍。
在家中的妇女们期待丈夫回家。在外工作的男人们带着一年的收入,期待回家与老婆孩子团聚。
现在呢?小孩随时都有新衣服穿,也不愁零花钱。学生们不再以学习为重,上学放假照样玩,甚至平时还能出国。
我们期待回家,也害怕回家,因为回家之后,总有无数的问题在等着我们:
有女朋友了没有?结婚了没有?买车了吗?买房了吗?小孩在哪个学校上学?
这样的年味,不仅仅是一种不得不走的形式,更变成了一种利益的驱动。
更让人担忧的是,我们似乎正在和身边的人脱离关系。
每次回家,总有或多或少的伤感,尤其是看到老一辈人看我们逐渐成长后的欣喜眼神,他们会紧握着我们的双手,言语不清、反反复复的叮嘱我们,我就会感到非常难受。
我知道,这次和他们见面,说不定就是最后一面,因为平时打电话给父母,他们总会有意无意的说谁谁谁又去世了。
现在的我们很少回家,就算回家也很少出门,就算出门也是游走在各种朋友之间的聚会中,之间不是互相攀比,就是互相吹捧。
我们很少知道村里谁家的娃叫什么,几岁,念几年级。也很少知道哪家的长辈是否健在,身体怎样,我们留给他们的印象,也仅仅是小时候的记忆。
他们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对他们来说也一样陌生。
这种上下断层的联系,似乎正在蚕食着老一辈们用血肉与筋骨建立起来的感情和亲情。在老一辈们那中朴实无华的精神面前,我们这一辈之间充满利益与世俗的亲情简直不值一提。
这或许才是年味逐渐变淡的原因,因为我们少了传承,少了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