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雅
20170.820
【“霸王别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姬是指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古代皇上身边不乏美女,美女大都弄权,能跟皇上玩心计耍心眼。小说,电视剧中许多宫斗之戏,无不露骨显现美女的心眼无穷。那些跟皇上耍心眼耍得挺不错的女人,有的是想霸权,有的是想复仇,有的是为国捐躯,当然也有一些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不成功的女人。我们说的这一位跟历史的一句成语“ 金屋藏娇”有关。
陈阿娇跟皇上耍心眼儿用巫蛊之术,但没有灵验。陈阿娇跟皇帝耍心眼,是刻意为之。还有一位,也跟皇上耍过心眼,她的做法后人褒贬不一,但起码她不是心眼坏的女人。她就是虞姬。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
虞姬,好多朋友就会想到那个拔剑自刎的女人。她想激楚霸王重返江东,从而东山再起。这让我们感觉虞姬确实是个好女人,不是一个祸乱朝纲和贪图享受的。
爱情自古以来都是受人称颂的,虞姬和项羽的爱情到底是真爱吗?
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
虽然他并没有像其他的英雄人物一样功成名就,然后一统天下,甚至因为他的自大傲慢和轻敌而被刘邦逼得只能在乌江自刎。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人们对他的崇拜和赞赏。
他是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用三万人马大败秦军二十万人马的统帅。正因此,一代佳人虞姬才会仰慕崇拜,誓死追随他,甚至可以为了他拔剑自刎。
关于虞姬的死,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她并非死于自杀,而是对她宠爱有加的项羽杀死的。
不想去深究,值得肯定的是,虞姬是因为项羽的惨败迫于无奈而死。
那为什么虞姬会遭此厄运呢?项羽是为什么从“西楚霸王”沦为“四面楚歌”的呢?在《史记》中曾多处提到项羽失败的原因,刘邦,及其他重要的谋臣也都有自己的观点。不会用人,部下有功不赏等等。
范增是项羽身边极为重要的谋士,可后来因为鸿门宴一事,气走了,辞官还乡。而项羽想再找他的时候,范增已经患病,后背生了个大疮,最后死了。他是怎么离开的呢?据历史学家研究是跟虞姬有关。
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这个虞姬跟霸王之间确实是情投意合,没有一心求攀升,享受荣华富贵势利的想法,或者非要项羽雄霸天下不可,她只想跟楚霸王项羽,安安静静地过二人世界。
她能随着项羽南征北战,倾力付出,温情相伴。在戎马倥偬之际,战事再激烈,她也不肯稍稍离开项羽一步,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精神抚慰。项羽在历次战役中所向披靡的光荣经历,深深赢得了虞姬的爱慕,项羽成了她心目中最了不起的理想英雄。
虞姬她这个愿望和范增不一样,范增是要辅佐项羽雄霸天下,范增当时一直劝项羽不要跟虞姬儿女情长,但项羽这边舍不得天下,那边舍不得美人。他的性格优柔寡断,跟刘邦不一样,他没有刘邦的阳刚霸气狠心,喜欢横刀夺爱,关键时候没有婆婆妈妈和儿女情长,刘邦为自己逃命,甚至把老婆、孩子全都踹车底下去了。
有人说,鸿门宴上如果项羽听了范增的话,杀了刘邦他就不会失败。也有人认为,依项羽的优柔寡断,儿女情长,即使刘邦得不了天下,天下也不是项羽的。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却不能治理天下。
项羽对人民残暴,对诸侯镇压,不沿用前人的人智慧,不听取谋士的人建议,刚愎自负,不以大局为重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事情,怎么会不失败呢?
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尽,刘邦手下有不少人会唱楚歌,项羽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夜晚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军心涣散,都纷纷逃跑了。
楚霸王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他很清楚自己死后,虞美人的命运肯定会十分悲惨,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歌在虞姬看来就是对她最好的安慰,最美的爱情诠释。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坚贞的爱情,不仅驱逐了死亡的恐惧,且将人生的千种烦恼,万重愁绪都净化了,从而使她唱出了最为震撼人心的诗句: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
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为了表决自己深爱大王,至死不渝,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
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
谁许了谁携手此生,谁又应了谁白发青丝!
项羽抚尸悲戚大哭,含泪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
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途中误中多次埋伏。项王说,自己当年与江东8000子弟出征,已全部战死,自己不愿苟且偷生,并感到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
虞姬为什么这么傻,这么早就了断自己的性命?为什么不到山穷水尽时再自杀,为什么不到项羽战到最后,再无机会时再绝望?为什么这么早判定项羽死刑,断定项羽必败的结果呢?为何不与大王共同作战,荣辱与共,生死同一呢?
但话又反过来说,就算楚霸王当了皇帝,虞姬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的贵妃中的一个而已,或者是个“贵人”之类的,遭冷遇不可避免。她将不会长期受专爱专宠,大英雄这样能为心爱的女人悲戚泣哭过,也是虞姬的荣幸。
古代帝王沉迷于女色,不思进取的比比皆是, 一旦国王沉迷钟情一个女子,臣子们当然会有忧虑感,项羽和虞姬之恋也是如此。一旦帝王失败时,历史评判家大多就会把责任归于这个女人,是不太公平的。
甚至还有人写到,猜测虞姬可能是刘邦效仿西施而派她到项羽身边,分散他精力,削弱他斗志的间谍女人,玩心计的女人。
但我情愿相信,虞姬这个在皇帝身上玩过心计的女人并不是坏人。她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项虞之恋抛开政治因素,单纯从爱情的角度评判是值得赞颂的。
项羽和虞姬的旷世之恋十分经典。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传说中一生的挚爱,拥有倾城容貌又才艺双绝并自刎于项羽面前的传奇女子虞姬,不但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怜爱和追思,也是历代文人墨客们的重点描述对象。
虞姬死得无私与忠贞,让世人敬仰赞叹,那凄惨的死状是何等的悲壮。不同版本的虞姬扮演者,各有千秋,张国荣扮演的虞姬深入人心,相信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无论是哥哥的演技还是哥哥的扮相,真的无可挑剔!很多人都说,哥哥之后再无虞姬!
但我认为在《鸿门宴》中刘亦菲演的虞姬也很成功,回眸虽未笑,但已百媚生,长发飘逸,冷艳孤傲,不知惊艳了多少人。神仙姐姐的虞姬,刘亦菲的侧面还蛮美的,话说她那小眼神真的挺干净透澈,有些灵动的赶脚,稍稍一蹙眉,会让人觉得很心疼。在挥剑自刎的那一瞬间,项羽的彻骨痛苦,虞姬占满鲜血的手和脸,慢慢闭眼,场面让人揪心 。
如果说张国荣演的公认是经典,那么刘亦菲演的堪称为最美。
虞姬之死,终究是为情而死,死的仗义坚贞,死得其所,营帐中美人挥泪拔剑自刎的悲壮一幕,让帝王身边的美人形象变得温情而高大,富有人性光彩,世人不再用世俗眼光刻薄冷议,谩骂指责这样的女人。
最终八千楚军被迫投降刘邦,但是从尊严角度来评判,他们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的坚贞,那样的尊严。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
据说,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史书上,她是个谜,寥寥数语,难以让后人了解,甚至是她的名字,亦是个谜。
只是后人唤她为——虞姬。
只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自古红颜多祸水。她,亦是如此。
【附注】:
(正史中没有这女人的记载,而虞姬在正史是一个颇为神秘的人物,既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她生于何时何地,何时与项羽结缘。除了那一首流芳百世的《垓下歌》和著名的“霸王别姬”的典故,再无其他详细记载。连仅供娱乐的野史中都几乎没有记载,说这样的两个人相恋只能存在于某些影视剧的幻想中了。)
作者简介:墨雅,原名,李玉环,邓州市湍河一初中,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