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刚刚看到一个一年前的老贴,大意是“老婆患了尿毒症,只有老公的肾型和她配对,可是他不愿意捐”,下面帖子是这位老公的自述和部分网友的评论。
无独有偶,以前我曾经和家人开玩笑地说过:你们谁需要我的肾,我都给。当时应该也是看到类似于“捐肾”类的新闻,随口说的玩笑话。
今天看到这个帖子,感慨人生何其纠结,同时陷入思考:如果自己真的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会如何抉择?
其实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事情虽然比较少见和极端,但由于涉及了人最本质的生命、身体这样的物质存在,并且几位至亲至爱的角色都涉及其中,对这样的一道题如何解答,确实能彰显出一个人的很多方面。
首先,这事和爱情没有半毛钱关系,只关乎人性。
其次,有个前提,我认为面对这种事情,旁人并没有权利做出道德评判。“道德“是个太复杂的东西,在不同的时间、背景、条件之下,不仅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的抉择,也许都会大相径庭。况且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应该有决定权和支配权;况且没有真正遇到这种极端的事情,任何人都只是”想像“,在面对生命的取舍(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谁都无法完全肯定到时自己会做出何种抉择。
在以上前提之下,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维度去思考:
思考支点
首先,这是一个选择题,是对于情、钱、命这三者的选择和排序,这位“老公”的排序是:命、钱、情。而在我看来,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很多网友批判的“自私”与否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源于深深的恐惧。
人类有很多种情绪,所有的情绪大致可以划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而主导人的两个最基本的情感,则是爱与恐惧。所有的情感都是这两种的延伸,正面情感,如欣赏、赞美、温暖等,都是爱的延伸;而负面情感,如排斥、害怕、指责...都是恐惧的延伸。
在一个人内心里,当他以爱作为思考前提和逻辑支点时,心智处于开放状态,演绎出积极乐观的人生;当他以恐惧作为思考前提和逻辑支点时,心智处于封闭状态,从而演绎出消极悲观的人生。
不同的思考前提和逻辑支点,会导致对人生各种问题--比如善与恶、公心与私心、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公正与偏狭、宽容与严苛、宽恕与仇恨、合作与争斗...等等完全对立的思考方式、感受模式和行为方式。
在我们人类的心智中,爱与恐惧是两种对立状态,当我们处于爱的状态时,就没有办法恐惧;当我们处于恐惧状态时,我们就没有办法爱。
思考角度
在这个例子中,正是由于深深的恐惧来袭,为了使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出来,“老公”已经丧失了哪怕一点点更全面的、将事物置于变化的思维能力:
◆ 如果“老公”不捐肾,那么他的妻子就会死去,这是一个即期的、必然性问题;
◆ 如果“老公”捐了肾,他的妻子不会死,他的身体也许会在若干年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但还有种可能,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可能会产生比现在强得多的解决办法,至少不会比现在要差,这是一个远期的、可能性问题。
而且“老公”对于妻子死去这件事,也会有恐惧,而且这个恐惧的事由是很快就要发生的。
但如果经过了这样的思考,这位“老公”的选择仍然是,宁可让妻子必然死去,也不愿意承担只是可能未来自己身体变坏;失去妻子的恐惧,与自己身体变坏的恐惧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那么我只能说......他的人性,和那些为了千把块钱取别人一条性命的人,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系统思考
不能否认,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我认为由以下几种关系组成:自己和他人、现在和未来、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
在这件事上,就算“老公”对妻子感情不在、无所眷恋,但是对自己的女儿,且不说这么小就没有了妈妈多可怜,难道没有想过等她长大了,知道了发生在父母身上的生死攸关的抉择,她会怎么看待爱情,怎么看待家庭,怎么看待人生?
不知道这位做丈夫、做父亲的,最后能够“得到”些什么?
人生在世,是物质与精神的同时存在,世界首先是物质的,所以我们要努力生存;同时世界又是精神的,所以我们还要追求意义。
两者之间的关系很虚无,但经常会很大程度上对人生有所影响和掌控,这就象一位网友义愤填膺地评论“像你这样的人,有两个完整的肾,也活不长”,言辞虽激烈,但表达的就是人世间这层虽然虚无、但却有密不可分的因果轮回的意思吧。
人生观、价值观
上面几点,综合起来,其实都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人归根结底都是“利己”的,但是不同的人对“己”的定义差别很大,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三类:
◆像楼主,恐怕对“己”的定义,就是自己的一袭肉身、顶多再加上钱财这类身外之物。
◆像我们这样大多数的普通人,说到“己”,一定还会将自己至亲至爱之人的幸福和快乐涵盖在内,他们不幸,我们怎么可能从心底幸福快乐。
◆更高层次的,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她毕生都在为穷苦人服务,她以坚毅的信仰及持恒的爱心对待那些需要关怀的穷人、弃婴、艾滋病人等。特蕾莎修女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更为广义的”利己“,因为她的满足,来源于对他人的帮助。
(注:特蕾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哲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四位人物之一。她和马丁·路德金、、爱因斯坦,被公认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
但是,即使作为普通人,我们的'幸福感“,也可以经由两种渠道获得,一种是“得到”的幸福,还有一种是“付出”的幸福,而付出让我们感受到的幸福,更增添了“意义感”的成分,从而让我们人性中高贵的一面得以展现。
在我看来,上面三种“利己”,就是兽、人、神的差别。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分析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废话,换成是我,多的不说、长远的也没时间考虑,我根本就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就这么死去,这是底线!之后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是另一种真实的人性,是我为之眼眶发热、要为之使劲鼓掌、甚至想为之做些什么的人性!
想起很久听过的一个叫《天堂与地狱》的小故事。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都是一脸饿相、瘦骨伶仃。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只长柄汤勺,但由于勺子太长,无法喂到自己嘴里,所以只能无可奈何地望“汤”兴叹。
上帝又把这个人领到天堂里,这里也是一锅肉汤、一群人、一人一个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里的人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里,他们都用自己手里的汤勺盛汤去喂别人。”
看到了没,其实天堂和地狱的人,本质都是“自私”的,差别在于,地狱的人,既自私、又无知。
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里这样说道:
爱是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人真正值得倾其所有去爱。
但有了爱,可以帮助你战胜生命中的种种虚妄,以最长的触角伸向世界,伸向你自己不曾发现的内部,开启所有麻木的感官,超越积年累月的倦怠,剥掉一层层世俗的老茧,把自己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在外。
因为太柔软了,触痛必然会随之而来,但没有了与世界、与人最直接的感受,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是的,这是一个好命题: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