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重现生命中的每一秒,每次欲求的细节,每个委曲求全的过程,那么多看电视、等公车、挖鼻屎的时间。那些不过是用来填补空白的。只有少数瞬间才有价值,才能构建和定义人生。
——杰夫•戴尔
文丨旧故麻袋
∨
范雨素被刷屏了。
范雨素
不出所料,大家在同一天都成了文字爱好者,一片和谐的在朋友圈犀利评谈语言风格和叙事结构,没啥好说的也都竖起了大拇指,写上一句:已阅,真棒!
我因好奇也去看了这篇爆文《我叫范雨素》,说实话,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感触,最是动人。何况她开头就来了一句金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文章底下有评论写到:就看这个开头,炸不炸?
我就不对文章做过多的赘述,就内心所感,瞎写一些畅言罢。
前些日子与友人谈起如今的生活,除了感概周遭众人看起来比自己要过的好些以外,都纷纷吐槽“活着真累”。
但还是会有鸡汤时刻鼓励着你继续前进,村上春树在《地下》一书中就说:活着就意味必须要做点什么,请好好努力。
范雨素就是那种因为活着,所以为了努力生活不顾一切的人,否则她不会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离开她心心念念的南方。
她在家乡的生活累,南下的漂泊也累,北上的讨生活更累。从一个人,到两个人,最后到三个人,生活一层不变,但责任和负担却日复一日的加重,即便她最后服务的雇主是身价不菲的胡润富豪排行榜上的土豪,她的生活也丝毫没有什么改善,北京不会有属于她的大房子,大女儿年薪九万的白领在北京也只能够生活而已。
人心都满是破洞。洞外是暖腻的浮光,洞内是隐忍的真相。看似都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的我们,其实是对如今生活不满的无奈。
我听“得到”,下班后上各种课程,嚼嚼自己喜欢的文字,表面是想拥有一个更好的自己,扪心自问,还是内心的欲念在作祟。我还是会在乎得到上我能学到多少,能否对自己的知识解构有帮助;还是会分析各种课程是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还是会纠结自己公号的转载量和阅读量,即使我最初只是为了有个地方记载自己的喜好。
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的世界里只分利弊。我们活成了我们最不想成为的样子,虚张声势、歇斯底里、虚与委蛇。我们任凭被孤独拍打,被自卑践踏,在深不可测的夜,故作镇定的发誓要重新开始。
现在的我,回看多年前的自己,发现幼稚的可笑,却活的无比真实,至少不会有敷衍、虚伪和刻意。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强颜欢笑,即使对方是我内心OS骂了一百遍的人;也学会了伪装自己的情绪,再崩溃,也要找个没人看得到的地方再落泪。但就算再努力,我也学不会溜须拍马,学不会排除异己,庆幸自己还是最善良的那个。
做人很累啊,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早起挤地铁,雨天湿漉漉的,地铁上满是泥土混杂着的气息,多呼吸一口都会觉得窒息。但这就是生活,你不在金字塔的顶端,注定就会被沦为炮灰。
后来想,人生来就不轻松,又怎会过的轻松呢?就只有相对轻松而已。所以人生若不问来路和去程,应该会轻松许多。
我们都有在期待“轻松人生”那一刻的到来,所以我们放下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尽量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有迹可循,然后释然、忘却,终成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