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阅读打卡-0626】
【自由卡】
阅读书目:《追时间的人》
自由阐述:在这本书里,研究进化心理学的吴宝沛师兄讲解了人类的择偶权衡机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最后留下的一句感慨:“一个逼孩子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妈妈,会失去什么? ”
当时,“会失去什么”这几个字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迟迟不肯离开。我猜,它是希望在我的知识体系里唤醒与自己产生共鸣和联结的同伴。我决定尊重它的自由意志,静待化学反应的涌现。很快,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句话:权衡的发生非常隐蔽,以至于我们通常察觉不到,当我们察觉不到的时候,就不会关注权衡所暗含的代价和机会成本。
很快,一个例子像弹窗一样在脑海的桌面自动弹出来,我猜它应该是跟这句话产生了共鸣。
这个例子来自一位大学老师分享的故事,她的儿子班上传来要换数学老师的消息,家长们马上开启人肉模式,对这位准备上任的陈老师进行背景调查。很快就有家长在微信群里分享重要情报:据说这个老师是被以前的班级嫌弃出来的,教学质量不怎么样,他教的班数学平均成绩比别的班差了十几分!
家长们敏感而焦虑的神经马上被挑动起来,他们迅速合体,商量以联名申诉的方式阻止这位老师前来任教。但后来,经过多位老师(包括班上前任的数学老师)的辟谣和力证,还陈老师(人家还是一位不以成绩衡量孩子成长的好老师呢)一个公道,一场罢免老师的闹剧才得以平息。
面对这种事件的时候,常规的线性思考视角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教育生态扭曲的反思,就像作者所说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与日俱增的恐慌和焦虑感,以及对整个教育体制的不满意不信任,由此而来的怨气最终都要由个体的老师来承担。”第二种是对教育责任边界的反思,比如,站出来为陈老师平反的音乐老师就指出一个典型的旁观者心态——“家长们总是倾向于把孩子能不能学好的所有责任都归到老师身上”。
但是,宝沛师兄那句话提醒我还可以拐个弯,从权衡以及机会成本的非线性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情背后隐藏的另一层含义:
家长们因为心系孩子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方面的权利,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相信对于老师的失实评价,瞬间完成了一次关于信任的权衡。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次权衡意味着哪些机会成本和代价:
1.首先,家长对老师教学水平的强烈反应,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我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否,完全取决于老师。一旦习得了这个观念,孩子可能会误以为学习的主体是老师,自己只是一个跟随者的角色。这样被动的学习心态,又怎样能够适应未来世界对主动学习的要求呢?
2.其次,家长的反应也让孩子错过了一次批判性思维的练习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家长可以扮演中立的角色,邀请孩子一起分析家长们对数学老师的负面评价,设置开放问题进行讨论:
Q1:你怎么看待同学们的爸爸妈妈对老师的评价?
Q2:在面对面接触这位数学老师之前,我们要怎么做,获得什么信息才能让自己对这位老师建立一个相对客观的第一印象?
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有机会接受在传统体制学校内难以获得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重新定义了事件情境,将它从对新老师的质疑与围攻(消极面),转换为基于公共事件的批判性思维研习(积极面),这种思考方式与“走出课室,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的未来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就是把身边的事情作为教育与心智成长的潜在资源进行创造性运用。
所以说,家长们看似合理的维权讨论与行为,实际上是一次非理性的言传身教,背后隐藏了多大的代价和机会成本,值得家长们和作为终身学习者的我们深思。
至此,“会失去什么”从最浅层的感觉记忆(通过感官接收到且短暂停留在大脑里的信息)出发,一路纵深潜入到长时记忆的领地里,找到了一个鲜活的故事,并且启发我以权衡这个新的视角去挖掘故事背后被忽略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