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后来的我们》上映之后,观感两极分化,很多人说唤起了记忆,引发了共鸣,戳中了泪点,也有很多人撇嘴,说它矫情、煽情、虚假,三观不正。
上线当天就刷爆朋友圈,单日票房高达2亿,多么骄人的成绩,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大规模的退票事件,到现在还没个正式说法,这也不同凡响。
本片但讲故事本身,其实很简单,一对恋人相爱、分手、重逢、再见,无非是爱情与成功不可兼得,有情人难成眷属的老路。
然而后来的我们已经不是我们,成功不成功后,那个能跟我们打二小时电话还说不够的人都已不在,我们总满地怀旧,总在寻找回家的路,总充满了种种遗憾与无奈,这确也是现实的公式。
所以会扎心,会共鸣,会流泪,很正常,瑕不掩瑜,这片子绝对也不像刺儿头们说的那么坏,只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片子就天然带毒。
它在很真诚地熬制毒汤,我们也在很真诚地喝,我们一律是一个找死的节奏。
生活中的罂粟花总是无处不在,在迷醉中死去,好一场飞蛾扑火的快感。
— 02 —
同样年轻,同样怀揣梦想的见清和小晓,是在火车上认识的。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邂逅,更没有那么多然后,但电影里必须有。我们有太多的梦,需要靠电影来补,这正是我们爱电影的一大理由。
一直梦想钓个金龟婿,在北京落户,有很多钱的小晓,几经周折,终于发现自己还有更想要的东西,于是邂逅终于发展为爱情。
小晓已经不再那么迫切地去要房子、户口,和很多钱了,爱情在这时已经有了美感,然而谁知道,义无反顾在这时却成了一场嘲讽。
你在远处的时候,我渴望亲近,你近了,我却失去了朦胧,只想变身为刺猬,见清竟一步步远离,终于推开了她。
见清说,我给不了你想要的,不想让你跟我受苦,这真令人感动。
此片播出之后,我忽然发现我是那么孤陋寡闻,原来这样的剧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家都在为自己,为他人而感动,然而我羞愧之后,却只能惶惑。
小晓当然不见得就不要那些东西了,鱼与熊掌能够兼得,谁也不会拒绝,可是她到底已分清主次先后,做了取舍了啊,在甘愿荣辱与共,共进共退,没有催逼的情况下,见清为什么还要这样说,这样做?
他暂时给不了小晓想要的,原本可以在心爱的人在的时候奋发啊,为什么颓废却在在时,奋发却在分手之后?
人没有太好,也没有太坏,反常必妖。
真爱的,珍惜的,宝贵的,若非特殊原因,怎么也不会撒手。
少男少女们所谓的真爱里,往往纯真与猫腻齐飞,他们的眼泪,往往是为感动自己,令自己沉醉。
所以我要说,一切分手都是有预谋的,这话很对,活在这种感动里的人,不是骗子,就是被骗,为此感动的人,都还处在过家家的年龄段,往往都是爱无力。
— 03 —
人是有共性的,人性的陷阱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有很多事,都是这些东西促成:
我们都总会有一个永远不知珍惜的过去,也永远会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将来。
我们都总会有一个现在完不成的现在,也永远会有一个必将成为现在的将来。
我们都总会有一个要抓住的未来,要放弃的现在,而实际上将来也往往不过是一个要放弃的现在。
我们都总会有一个需要等的过去(等我有钱了等等),而实际上也总会有一个要等的将来。
我们都总会有一个不能柔软,不能勇敢的现在,也总会把柔软和勇敢放在将来,用现在丢弃将来,用将来丢弃现在。
我们也总会以为,自己想给的,便是对方想要的,对方离开,就是因为我给不了,人人都是一座孤岛,又都在自我设定,所以便难免会总以偏离为滑向。
我们甚至也会是这种情况:
年轻的时候,我们是爱情上的大富翁,一个二个人就等于一块二块钱,你怎会在乎?人只有等过了一定年龄,在逐渐变穷,只剩下一二块的时候,才会不舍得拿出哪一块。
没有人肯承认遗憾和缺陷就是生活的真相,要的从都是不可知,不可得,更圆满,所以见清的离开,也就一目了然:
鸡汤和电影,总是在鼓励我们爱上不完美、特别的你,所以见清就爱上了喝酒、骂人、打牌,挺能作的小晓。
现在似乎很流行这种非主流的特别,个性时代,爱谁谁,这谁也管不着,可问题是,这世上并无完美,完不完美你都得爱,金句解决不了现实的事,这说法纯属扯淡。
你总会在油盐酱醋茶中折翼,能满身油烟还云淡风轻的,我才服你,所以你就别对见清、小晓的对抗赛视而不见。
小晓很能作,两个人矛盾总不断,你这时候还会不会那么欣赏特别,爱不完美的你?
你在与世界作战的时候,还得攘外必先安内,这时候你会不会感觉累,特别烦?
人是多面剑,爱是多面剑,生活全是刺,得到的永远不那么美好,你这时候会不会想逃离?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单身一身轻,有时候一个人反而喘息得愉快,这时候你会不会想卸担?
所以说,见清那时候最大的原因,原不过是为摆脱对抗(与世界与对方的对抗),摆脱压力,摆脱自己,摆脱小晓罢了。
这再加上人性的那些弱点,他当然会逃之夭夭,一骑绝尘。
他原本至少是可以给小晓一个家的,可是到最后,他却连爱都全部收回,你说,这样一个男人,你凭什么就敢说他有担当,在奉献,是真爱?
你的感动与礼赞,是不是傻乎乎,给了一个自己都可能不知道带了面具的好坏蛋?
我有个兄弟,他公司的老总却是从临时工干起的,那时候国营企业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区别,就跟现在的打工族与千万富豪的区别一般,在社会尊重上更有云泥之判,但是他,却看上了公司的女会计。
他看上了,就去追了,而且还追到了手。 他没钱,没身份,没地位,但有魄力,有干劲,有冲劲。他决不畏缩,决不自卑,根本就没什么我给不了你什么,怕你跟我受苦这类事。
结果,他却以一个临时工做到公司老总,后来还做到本省一个大地区的老总,给了那女人更多。
什么叫潜力股?
最大的潜力股就是真男人,不虚伪,不后悔,从来没有不敢做不能做的事。事业在征服,女人也在征服,爱上了,就决不撒手,一拼到底。
所以我当初见到他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股匪气、霸气,能迅速将人折服。
他长的其实一点都不好看,但就是有股气。很多男人并没有他这股气,但却不乏心胸和韧劲,特成熟,可依赖,所以见清这种小儿女的爱一点不值钱,你原只该担心被他骗了去,暗算。
— 04 —
奶茶姐是女文青,她当然是很欣赏这种做派的,所以她就会在怀旧与回家的主题中,继续咏叹。
也圈泪。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错,更不是见清和小晓的错。
没有人会以为这是错,所以就更错。
十年前,见清很落魄,十年后,见清“成功”了,也有了老婆和孩子,十年前,见清亲手毙了那段爱情,十年后,他却又追念起那段被他摧残的旧爱,开始怀旧,开始留恋了。
就是很能作的小晓,也相当配合,跟他一起在雪地里很傻逼地相问,你曾经爱过我吗?
就是观众们也很配合,“错过你,对不起”,写彩蛋,喊前任,傻傻地问,现在的你在哪?可还曾想起我?事隔经年,我该如何贺你?以沉默?以眼泪?
后来的我们不管什么都有,还是没有,都已不再是先前的我们,你这是在扯什么蛋?
真的是失去你的世界,不再有颜色了吗?那你为什么还曾喊谁也不是谁的谁,没有谁离不开谁,照样在朋友圈里缤纷?
你教我学会了爱?拉倒吧,你依旧跟以前一样,总在追忆前一个,想着下一个,就是不能好好珍惜身边的人。诗总在远方,失去的、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眼前就总是坏梨子。
重感情没错,回忆不可阻挡,怀旧也没错。
人都会怀旧,都想“回家”,都会对现在不满,都会觉得过去最为美好,都可能会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回到过去,挽留、挽回,或者祭奠,这,本身也没错。
甚至于,你就是只想证明只有自己才是对方的白月光,这也没大错,谁叫我们是人呢?
但是凡事总得有个度。
用遗憾去填补空虚,用曾经去哭泣现在,用眼泪去挽留失去,用丢失去替换拥有,用祭奠去冷藏眼前,用虚幻去掩蔽骨感,太渲染,太沉浸,是找死,这种病,必须治。
人为什么总会觉得过去更加美好?
这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讲,就是:
人生总会有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溜冰……年轻总能让你产生新鲜感、深刻印象,第一次,也总能如此。
但是,这一切随着你经历渐多,感受力越来越差,却会大不一样。
心理学家曾说,你七岁的时候,新鲜感、刺激度就已经大大降低,人生就已经过去了一半,我们就是对时间的感知,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变慢,所以,这哪里是现在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在做的,就一定不美好了啊,而是你现在感受不到了而已。
记忆的味道总那么美好,行走的味道总那么糟糕。
回忆容易相处难,回忆可以选择,相处难以回避,过去越发美好,现在永远遗憾。
那么,见清真正所爱的真是小晓吗?不,他爱的是自己和过去。
他跟小晓真正在一起的话,真会比现在好吗?不见得,只怕他又会去追忆他现在的妻儿。
见清为什么要在爱情上“回家”?这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有新爱,却想着旧爱,人生便只会剩下遗憾与不甘。
人在自我设定中走过,也在自我设定中失去,更在自我设定中遗憾,这愚蠢透顶,其实一点都不美好。
终于说再见的见清,难免会失落,而那些还拼命想返回,想抓住的人,不过坐的又是一场摩天轮。
所以,请记住: 心里载满过去,到哪都是穿越剧。
— 05 —
心里载满过去,到哪都是穿越剧,我说的。
心里有故乡,到哪都是异乡人,见清说的。
怀旧是人心不可回避的情感,是时代的时髦,是电影的一大卖点,本片无疑是一个爱情、亲情和乡愁、回家的二重奏。
到处是漂泊的人,流浪的心,故乡似乎是唯一的安放之地,所以见清这句话,这种怀旧,这种寻根,这种回家,我也赞成。
人不可忘本。
但我更喜欢的还是这一句:“人在哪,家在哪。”
心若有处安放,何处都是故乡,我们回不去的时候,回不去的地方,实在太多,人就得有这种,就把他乡作故乡的明智、豁达、圆融和本事。
全民怀旧的狂欢、沉浸,只能彰显出更多虚弱、疲软、幼稚、病态、魔幻,你越共鸣,越扎心,越垂泪,越跟随,越会失去更多现在和将来。
你总得活着、拼着、前行,这就跟见清另一种回家一样,都来不得太多矫情和虚假。
有人说,他看完电影,最感动的一句话反而平淡无奇:“爸,新年好。”我也是。
让过去的过去,曾经的曾经,让现在活,让过去死,不等不靠,就眼前,不留遗憾,这才是最正确的生命姿势。
很多人说,最能戳中我的,是见清父亲在年夜饭上惯性的等待,不会操作遥控器的笨拙,准备粘豆包的孤独常态,我认同。
也有很多人说,最能让我警醒的,是见清父亲信中的一句话:“缘分这件事,彼此不负就够了,但人啊,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不负此生,太难,所以才多有遗憾。
但余生安好,即可,便能够不使遗憾绵延。
请对离开的那个人说一声,谢谢你,离开我,对身边的那个人说一声,有你,此生足矣,不必再见,不再再见,也不再轻易离开。
END 文 | 九鸦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