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操被封为魏国公,曹操的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了,曹操也由军事斗争转变为政治斗争了。由战场转为官场。曹操开始杀人,开始杀那些和自己政治上有分歧的人。
首当其中就是荀彧。
荀彧本来是对曹操充满希望的,认为曹操能够匡扶汉室,但是他看到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在政治上已经与曹操有分歧了。两人已经分道扬镳了,所以荀彧必须要死的。
至于死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曹操逼迫荀彧自尽的,有人认为荀彧是忧愤而死的,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祢衡的死就有点自己找死的意思了。
当然祢衡也不是曹操亲手杀掉的,而是借刀杀人,把祢衡打发到刘表那里,刘表忍受不了了,又打发到黄祖那里,黄祖最后杀掉他。
祢衡这个人放到现在就是一个愤青,而且是变态版的愤青。逮谁骂谁,不仅骂当局,而且连身边的人也骂,恃才傲物,周围的人都很讨厌他。
关孔融叫大儿子,关杨修叫小儿子。
当然也就这两个人,还能打理他。
孔融之死
曹操用不孝的罪名杀孔融,用心是很深的
首先,汉王朝历来主张以孝道治天下。曹操杀孔融,说明他维护孝道,而维护孝道就是维护汉室。这就光明正大,同时还洗刷了自己“谋篡”的嫌疑,政治上又捞了一票。其次,这样做,不但能消灭孔融的肉体,还能诋毁孔融的名誉。你想,孔子的二十世孙居然主张不孝,他的人品还靠得住吗?一个连祖宗都背叛的人,难道还不该死吗?显然,曹操不但要整死孔融,还要让他遗臭万年。这一招是非常狠毒也非常厉害的。
为什么要这么整孔融呢?
因为孔融在政治上和曹操唱反调,在打袁绍的时候,在朝堂上公然发表袁绍不不可打败的,这让曹操是非常反感的。
祢衡之死、孔融之死、荀彧之死。不难看出,这三个人的死因是不一样的,死法也是不一样的。祢衡只是闹别扭,闹意气,人缘又不好,只代表他一个人,并没有形成一个政治集团或一股政治力量,曹操就不杀他。荀彧已经是唱反调,但也只是一个人,不代表某个集团或势力,又是自己的大功臣,就不公开杀他,死后也给予厚待(谥曰敬)。孔融一贯唱反调,又代表着社会上和朝廷中的反对势力,长期和曹操作对,就不但要公开处死,满门抄斩,还要妄加罪名,批倒批臭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曹操是以政治划线的。他或许可以容忍别人不给他面子(当然也有不能容忍的时候),却决不能允许反对他的政治路线和政治安排。谁要是胆敢反对,他就一定会举起屠刀,毫不犹豫地予以消灭,就连荀彧这样的功臣也不例外,
崔琰的死
崔琰的死看起来就比较冤枉了
当时杨训写了一份表,来称颂曹操的,崔琰看过之后写下: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它直译过来是:表章我看过了,事情做得还算可以嘛!时间啊时间,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也一定会发生变化的!
这里的关键是:那个还算可以的事是什么事,而那个会发生变化的情况又是什么。它们可以理解为:杨训的这份表章写得还算可以,或他上表章这件事做得还算可以,而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对杨训的看法也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理解,就事论事,顺理成章。
但告密的人不这么理解。他的解释翻译过来就是这样:表章我看过了,曹某人做的那些事还算是可以嘛!天时啊天时,总会有变的时候。
更奇怪的是,崔琰一案,明摆着是诬陷,崔琰为什么陈词答辩,甚至连解释一下都不肯?
还有曹操到底为什么要杀崔琰?
也有三种猜测。
第一种可能是神经过敏。
曹操封魏公,建魏国,称魏王,是很有一些人不以为然的,很多人在后面嘀嘀咕咕。
>崔琰为什么不辩解呢?
一种是“不屑于”,崔琰品德高尚,做官堂堂正正不屑于做这种解释吧。
还有一种可能是“用不着”,因为崔琰早就知道曹操要杀他,这就引出曹操杀他的第二个可能。
第二种可能是报复杀人。
曹操攻克邺城,平定袁氏,领冀州牧。他得意洋洋地对刚从冀州监狱里救出来、当了他的别驾从事的崔琰说,昨天我查了一下户口,这一回我可得三十万人,冀州可真是个大州啊!谁知崔琰却说:如今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弟兄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尸荒野。王师驾到,没听说先传布仁声,存问风俗,救民于涂炭,反倒首先算计能得到多少兵甲,以扩充实力为当务之急,这难道是敝州男女老少寄希望于明公的吗
这实在是正义和正直的声音,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但那疙瘩,也就结在了心底。此番杀人,就是要报当年那一箭之仇。
第三种可能是安排后事。
曹操是秘密征求意见,大家也都答以密函。唯独身为魏国尚书(政治秘书)的崔琰,却“露板”(不封板牍)公开作答。崔琰说,根据《春秋》之义,立子以长,何况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我崔琰愿以死恪守正道。曹操一看,大为惊异。因为曹植正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不举荐曹植而举荐曹丕,实在是大公无私。
表面上看,这事不可能成为崔琰被杀的原因,因为崔琰的主张和曹操一致。但是,裴松之却在这段话的后面加了一条注,说据《世语》,曹植的妻子,也就是崔琰的侄女,因为穿了一件漂亮衣服,竟被曹操以“违制命”的罪名赐死。崔琰和他的侄女,都和曹植有关,都被曹操“赐死”,而且“赐死”的理由也都不成其为原因,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中有什么关系。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曹操是秘密问大家选择接班人的事情的,所以许多人都秘密回答。唯独崔琰公开答案,这就破坏了规则,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显得曹操不光明磊落。
还有一个就死杨修的死。
史家一般认为,杨修是死于立储之争。
此说甚为可疑。杨修确实是帮过曹植,但杨修并非曹植死党。据《三国志·曹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曹丕被立为太子后,杨修就想疏远曹植。曹植却一再拉拢杨修,杨修“亦不敢自绝”。
杨修和曹丕的关系也不坏,还送过曹丕一把剑,曹丕非常喜欢,经常佩戴在身上。
>杨修这个人,虽然大家都公认他聪明,其实不过小聪明。据《后汉书·杨修传》,他身为丞相主簿,却又不肯老老实实坐在办公室里,老想溜出去玩。可是又怕曹操有问题要问。于是每当外出时,都要事先揣度曹操的心思,写出答案,让侍从转交。一来二去,曹操就奇怪了:杨修怎么答得这样快?派人去看,原来如此,便开始忌恨杨修。
据《世说新语·捷悟》,有一次曹操去视察新建的相国府,看后不置可否,只让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便令人将门拆掉重建,因为“门”中“活”,就是“阔”,丞相是嫌门太大了。又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糖。曹操吃了一口,便在盒子上写了个“合”字交给众人。众人不解,杨修却接过来就吃,并说:不就是“人一口”吗?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亲率大军,从长安出斜谷,进军汉中,准备和刘备决战一场。谁知刘备敛众据险,死守不战。曹操欲攻不得进,欲守无所据,战守无策,进退两难。有一天部下向他请示军中口令,竟答之以“鸡肋”。杨修听了,立即收拾行装。大家连忙问他为什么。杨修说:鸡肋这玩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魏王是打算回家了。
不到半年工夫,曹操就杀了杨修。据《典略》,杨修的罪名是“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大约相当于泄漏国家机密罪、结党营私罪和妖言惑众罪。
夺嫡之争
最有资格接班的长子曹昂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阵亡,另一个为曹操所钟爱的儿子曹冲,则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五月病故。其他儿子,或者早夭,或者庸常,比较有希望的是曹丕、曹彰、曹植。
首先,他们都是卞夫人的儿子。曹操的原配是丁夫人。丁夫人无出,养子曹昂阵亡,自己又离异,就不在“立嫡”的考虑之列。丁夫人被废以后,继承正妻地位的是卞夫人。按照“立嫡”原则,接班人应该从卞夫人的儿子当中挑选。卞夫人有四个儿子,其中曹熊早薨,可选的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这是第一点。第二,他们三个也都有能力,有作为,水平明显高于曹操的其他儿子。这样,无论“立嫡”还是“立贤”,他们都最有资格。所谓“夺嫡之争”,便在卞夫人的这三个儿子当中展开。
史家一般都认为,首先可以排除的是曹彰。
曹彰打仗非常勇猛,但是曹彰有个问题,就是有勇无谋,不爱读书。
曹操很清楚,曹彰是个好将军,却未必是好国王、好皇帝。
《三国志·曹植传》讲曹丕夺嫡成功曹植争宠失败的原因,用了春秋笔法,说是“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也就是装模作样,控制自己,收买人心,于是曹操决定立曹丕为嗣。
毫无疑问,在我们看来,“任性而行”显然比“矫情自饰”可爱。“矫情自饰”岂止不可爱,简直就是可怕。但这是我们的看法,不是曹操的看法。曹操此刻,并不是要评选“谁是最可爱的人”,而是要考虑“谁是最可靠的人”。什么方面可靠?政治上可靠。政治上可靠是什么意思?是能够保证曹魏政权的代代延续。这就不能看“性情”,而要看“心计”
他这两个儿子,一个继承了他的“任性率真”,一个继承了他的“奸猾狡诈”,正可谓熊掌与鱼不可得兼。这才“狐疑”。思想斗争的结果,是理智占了上风。毕竟,当时天下并不太平,曹魏政权也腹背受敌。选一个有心计的人,显然要放心一些。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说“从治国大计上考虑,曹植的确不如曹丕”。
许多人认为曹丕只会阴谋诡计,实际上曹丕却是文武双全
曹丕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曹操、曹植并称“三曹”。
曹丕的武功也很好,骑术和剑术都堪称一流。
何况曹丕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其年最长。
工于心计、文武双全和身为长子这三条,是曹丕最终被曹操选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