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第二天:
首先,对我今天整理的卡类和包类,做个数字上的比对。
一:卡类
整理前卡总计:40张
银行卡:6张;
身份证:3张;
工作证:2张;
诊疗卡:10张;
各种储值、积分、优惠卡:19张。
整理后卡总计:22张
银行卡:5张;
身份证:1张;
工作证:无
诊疗卡:6张。
各种储值、积分、优惠卡:10张。
二、包类
整理前:14个;
整理后:10个。
心得:
今天整理之前,想着自己前不久已经整理过了,这次再清理一遍,应该不会有很多要清理的了吧。
首先,清理了自己的背包和钱包,包里面东西倒是不多,但,纸巾就有4包,自从有了娃,出门一定记得带的就是纸巾。所以,放着,放着,包里经常就会出现很多包纸巾。钱包里,最多的也是面包卡和游乐场的卡。自从有了娃,这两年,生活的重心不知不觉就是以娃为主了。
接着,开始清理各种卡了,6张银行卡,最常用的有2张,其他的不经常用,但还需保留,所以,果断剪掉曾经公司的一张工资卡,自从离职原公司,此卡就再未使用过,所以果断剪掉了。对于银行卡的清理比较果断和流畅。
接下来,清理的是比较能证明我身份的卡了,2张工作证和3张身份证。之前也是专门找盒子放在那里的,总觉得这是曾经的我,可以留作纪念的我,工作证有10年之久了,前2张身份证也都是过期了的。今天,当我看着这几张卡时,心里还是有点不平静的。留着,剪了?留着也可以呀,那就留着吧。所以,我决定,这些证明我身份的卡就留着吧。就先放一边了。可是,当我最后整理完所有的卡,再看到这几张卡时,心里有个声音,剪了吧,留着过去,哪有新的工作,新的你进来呢。最后,跟这几张卡做了告别,就留了一张现用的身份证。
其实,我是很少去医院的人,但是,一看,光诊疗卡就有10张。也包括2张医院的储值卡。其实,清理这些卡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桑心的,这些卡都是前几年去各医院看病办的,那时候,因为结婚后身体原因久久要不了孩子,所以,各种看病,各种检查,只要觉得有机会,有希望就去试,就去看。那两年似乎更多就是去跑医院,医院去的多了,卡自然就多了呢,现在,孩子像天使一样已经来到我身边快3年了,但是,那些卡,想着以后去医院还要用,自然也就留着了呢。但是,今天再看到时,还是清理了日常很少去的医院的诊疗卡,就留了几张平时常去几家医院的诊疗卡。其实,留着这些卡,一方面觉得再去办好麻烦,另一方面,觉得当时都是花钱办的,下次办还要花钱,太不划算了,还是留着吧。到现在,储值卡里还有钱,就算去了医院也没用,因为用微信更便捷,用储值卡还要排队,太麻烦了。最后,储值卡还是暂时先保留了,以后再去医院,就用储值卡,若如还不能用,那果断弃之。
最后清理的就是各类储值、积分卡和优惠卡了。先说储值卡,卡里的钱基本都没用完,丢弃又觉得可惜,因为现在消费基本就是网上购买,用卡还要排队太麻烦了,卡就这样被保留下来了。最后决定,剩零头的此类卡,都清理了。留了几张余额较多的储值卡,再有就是积分卡,就留一张超市积分卡,其他的果断清理掉,因为,这么多年来,基本就没去兑过积分,不想在被此类卡绑架和占用自己的空间了。果断清理,清理掉。
至于,剩下的包类,之前已经清理过一部分了,剩下的都能用之,就暂且留之。尽管这样,还是又清理掉了4个。因为,这几年一直带孩子,双肩包比较方便,容量大,就一直是双肩包,其他的包类,就很少用。钱包也是,光钱包就4个,但目前只用1个,尽管旧了,觉得一个是朋友送的,扔了觉得对不起朋友,一个是跟老公蜜月时买的,有纪念价值。对于,钱包的清理与不清理,还是纠结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清理,清理了朋友送的和蜜月时买的,留了现用的和一个用来装银行卡,因为,清理掉的那两个,以后我不可能用她们了,她们在过去已经滋养过我,我也爱她们,那就够了呢。她们已经发挥了她们的价值,我不跟她们告别,那怎么可能还有新的礼物来到我身边呢。
目前为止,清理工作基本结束了。清理完后,觉得自己也轻松和敞开了很多,再打开柜子和抽屉看时,一目了然,觉得一种清爽和愉悦的感觉。
其实,在这个清理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是匮乏和不值得的,从小生活在一个物质和金钱比较匮乏的环境里,家人对我们的教育观念也是“不要浪费”。所以,不管自己什么时候,对于物质就是不要浪费,就算自己不用了,也先留着,要不扔了就觉得好浪费呀。很多东西就这样自然保留下来了。可这样的结果是,看着一大堆东西,可到了用的时候,经常又找不到。而且,发现部分包都是退而求其次买来的,使用率不高,又不能直接扔掉,很多时候,就放在那里。还好,这部分包下定决心,基本都清理掉了呢。
通过清理,让我也再次更多地看到了自己的一些日常惯性模式和行为习惯。那么,既然,看到了,我就改变一下吧。
所以,下午带孩子去吃了哈根达斯,之前想吃,但,一直就觉得不划算,太不划算了,首先考虑的就是不划算,而不是口感。但,今天再没有考虑价格,而是考虑喜欢哪个口味,要吃什么。其实,真的去吃了,发现也没花多少钱,只是自己一直限制在比较和不划算,而让自己一直受限,其实就是一种不值得感。但今天突破这一步,体会到更多的是喜悦和一种值得感,这种滋味真的是美极了呢。之前一直也告诉自己,买东西,要买最喜欢和需要的,而不是考虑价格,但,很多时候还是惯性让自己去挑选价格便宜点的,打折的。通过今天整理,才发现这样的消费习惯其实是一种更多的浪费,有时候还会陷入买买买的循环中,而当下就去选那个最合适的,最中意的,既满足了自己的心理还提高了使用率,让自己不再那么纠结和浪费精力,这才是关键呢。而这样的行为习惯,真的也就扩张了自己的值得感,值得感提高了,我们的创造力说不上也就发挥出来了呢。我们的父母过去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时代造就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可是,现在年代不一样了,我们何必要用过去的信念系统来约束这个时代的自己呢,这样,我们何来的创造力呢。
所以,今天,我又是开心的一天。
第二天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恐惧”,看看我们究竟是如何被恐惧所操控着的:
昨天说了恐惧的化身之一:就是要强和完美了,简称强完美。
强完美为了活下来,首先它需要不停的比,看看别人都有什么,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别人有车有房,它要,别人有职称有文凭,它要,只要是别人有的,它都想要,它不仅要,还要比别人的更好,在她的眼里更多的是别人家的老公、媳妇,别人家的小孩,因为它以为,只有这样不断的通过“比和要”才能填补那个曾经失落的空洞,才能让自己更完美,而自己在这样的比和的欲望中迷失了自己,完全沦为强完美的奴隶,开始丧失自己,这样继续丧失的结果就是毁灭自己,甚至是整个家庭。
①比较自己的孩子。
“你看看人家孩子怎么就能考那么好”,
“你怎么不跟那个谁谁学一学,跟同学搞好关系”,
“你咋跟你爸(妈)一个德行?真是没救了”
“你要多向那学习好的同学学习”
“你是哥哥(姐姐),你要有个哥哥(姐姐)样”这些话,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也许是自己的父母说过自己,亦或者是会对现在自己的孩子说。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说法:“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你是最聪明的”。我们自己可以仔细体会下这些语言的背后都透露出什么样的一种心态?
不光是这些语言,还因这样的比较心理会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兴趣班,更有很多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自己也不断的学习和进取。有人会问:作为家长有这样的上进心不好吗?没说不好,关键是你是否搞清楚自己学习的动机,如果只是为了孩子而这样做,那么你定会失望,孩子并不会领你的这个情,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这只不过是变相的另一种高级的控制而已。成长提升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去操控去主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优势,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陪伴等待和尊重。
②比较自己的爱人。
“你看谁家的媳妇多能干,多贤惠”
“你看人家老公,都已经是什么领导了”
扪心自问:我们对自己的另一半有没有打心底去敬仰,去尊重?既然选择和他(她)生活在一起,一定有你当初选择的原因,还记得吗?是他(她)变了,还是我们想要的更多了,欲望膨胀了?
③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
俗话说得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界上比自己优秀的人多的是,如果我们总拿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的优势去比,我们永远也比不过。太多的好胜心,好强心,只会让自己陷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消耗自己能量,老天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你的关注点放在哪里,你就会在那里获得,关键我们的关注点放对了吗?
以上的分享和今天的任务何关联呢?
强完美物欲的体现就是在诸多的卡上:
各种专柜VIP卡不仅只是卡,还是身份的象征,当然会在导购的甜言蜜语的诱惑下办理;结果是怎样的,各位已经都有深刻的体会。
还有就是为了孩子办理的各种卡,这也印证了一个现象:苦谁不能苦孩子。但却忘了,孩子能在我们的牺牲下心安理得吗?
各种信用卡,如果有很多,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办理。所谓的卡奴也就这样诞生了。
可见,我们被强完美衍生出来的种种欲望牢牢困住。
女人对包包的热爱正体现了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安全感是生理需要之上的人的本能需要。女人出门上街几乎都要挎包包,这样心里才有一种可依赖的塌实感;若身上没有一点重量的负荷,倒会感觉六神无主。当女人们从家里走到外面广阔世界的时候,正是包,给了她们潜意识上的某种情感依托。
而安全感的最大合伙人就是“恐惧”!
清理的过程中不管是轻松的,开心的,还是不舍的,纠结的,都是与自己内在“强完美”的一次“较量”,会有输赢吗?待下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