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待得久了,二宝妈经常会感慨:保险种类如此之多,即便是相对简单的人身保险,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作用,可以解决不同人群不同的保险需求。但行业的现状是:很多消费者甚至保险业务员自己对保险的认知还停留在“得了大病赔一笔钱”(重疾险)和“存一笔钱作为教育/养老金”(年金险)的层面,于是很多本可以用很少保费去转移的风险,最后变成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接下来,二宝妈想跟大家聊聊那些我们平时不太了解却很实用的保险。
定期寿险
每当遇到成年客户来咨询给自己或配偶的保险方案时,我通常会问几个问题:家里是否有房贷?房贷总额多少?孩子目前多大?老人的退休待遇怎样?是否还有兄弟姐妹?
很多人会疑惑:我就想买个保险,你问这么多干什么?这个时候我会给对方讲一个甫入行时我师傅给我讲的故事:
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哥们A先生,家庭月收入3.5w.,房贷每个月3万,孩子花费由家里老人负担。A先生对保险本身是不认同的,一直觉得自己家房贷那么高,哪有余钱交保费?因此虽然关系非常好,但俩人聚会从来没涉及过保险的话题,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波澜不惊地过着。突然有一天,师傅接到A先生的电话想要买保险,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一问才知道,A先生前一天回家路上被人拿着刀连人带车一起劫持了,万幸的是车子追尾出租车后歹徒害怕跑掉了,经过此事A先生无比后怕:假如自己真的出了什么事,家里这老老小小该怎么办?不说别的,房贷谁来还?
“该用什么产品来解决A先生的担忧?”师傅问我。
第一时间进入我脑海的回答是:定期寿险!
何为“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顾名思义:(保障一定期限的)以人的寿(生)命为保障对象的保险,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保险人无论因疾病还是意外的原因去世或者全残,只要不属于免责范围,保险公司就要赔约定的保险金额给受益人(身故)或被保险人(全残)。
可以说,定期寿险是保障责任最简单的保险产品了。
投保示例:
B先生30岁,在某公司为自己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
保额为150万元,保障期限和缴费期限都是20年,年交保费1545元,受益人为:妻子70%,父亲30%。
在这20年间,无论B先生因为什么原因身故,家人将会获得150万(妻子105万+父亲45万)的赔偿金。
为什么要买定期寿险?
二宝妈碰到过委托人问:“买份保险得等人没了才能赔,还买来干嘛?”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通常会微微一笑:“您还没孩子吧?”
还记得这条刷爆了朋友圈的微博截图么?同龄人纷纷表示扎心了!
谁都曾有过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年少梦想,无牵无挂亦无所畏惧,没有什么能够束缚住年轻的朝气蓬勃。
随着人生路越走越长,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很多人都慢慢活成了大写的“怂”:父母日渐老去,子女尚幼,房贷车贷教育费用赡养费用……重重地压在肩上,人到中年,不敢有任何闪失。
去看《我不是药神》,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这一幕戏:
卖药五人组春风得意有药有钱的时候,吕受益邀请程勇到家里做客,他那仅有几个月的小宝宝在摇床里睡得如天使一般,两人蹲在那看孩子,吕受益的眼神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得这个病的时候,老婆怀孕五个月,我天天想死,他出生了,看到他第一眼,我天天都想活,现在有药了,也许我可以看到他娶妻生子,我可以当爷爷了。”
时间转到一年后:吕受益的病,因为停药进入了急变期,医生说只能强行骨髓移植,需要高额的费用,而且移植后效果并不好。妻子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做”。半夜,保守病痛折磨的吕受益最后看了一眼睡在地铺上的妻儿,然后选择在厕所用一根绳子结束了不易的一生,彼时,孩子窝在妈妈的怀里睡得正香甜,宛若天使。
因为孩子,所以想活下去;因为孩子,所以不能活下去。
爱他们,所以想陪他们走得更久一点;爱得深远,即便不能一直陪他们走下去,也想尽量让他们未来的路走得更轻松一点。
从感情角度,赔付的保险金,并不能减轻分毫亲人离世的悲痛。但这笔钱的存在,客观上可以让留下的人,不必在承受丧亲之痛的同时还要承担经济上的困境,从而能从容地疗伤,慢慢地走出来,好好地继续活下去。
再没有比这更深的爱和责任了!
买多少?买多久?
通常二宝妈在与委托人敲定保障方案的时候,定期寿险保额和保障期限都是需要反复纠结的问题。50万?100万?还是150万?……保20年?30年?到60岁?还是到70岁?……每一个纠结的背后都是对家庭责任的重重考量。
对此,二宝妈的建议是:对于中年有娃家庭,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确保夫妻的定期寿险总保额至少可以覆盖“家庭总债务+三到五年左右的生活支出”,然后再考虑保障年限问题,20年是基础保障,30年或者到60岁则更优。
至于缴费年限的选择,不用多说,当然是可选择范围内越久越好。